《工人日报》近日推出连续报道《转身:皖北煤电蹲点记》,记录了一家有着30余年历史、4万余名职工的省属国有煤矿企业,如何在短短一年时间转岗分流超过四分之一人员的“瘦身”过程。

  去产能,转岗分流的人往哪儿去?这是一个涉及煤炭、钢铁行业上百万职工流向的问题。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尽相同,各企业的负累和问题不同,积淀的企业文化背景不同,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转岗分流人员的最终流向。

  在1.3万多职工的转岗分流中,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制定出若干种方案供职工选择,职工大多在半年时间内找到了各自归宿。不少职工主动出击,凭借个人能力在广阔的社会天地中拼得一席之地。如此规模的转岗分流并没有出现较大规模的“下岗潮”,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多少令人意外的事,当然更是值得欣慰的事。

  在转岗分流过程中,该集团并没有刚性地使用“裁员”手段,大多数职工是带有自愿性的主动“转身”。这与10多年前国企改制大潮中的情况大不相同。当年,大批下岗职工曾经因为“身份”和“饭碗”的改变而出现了集体焦虑和强烈不安情绪,多数职工是被迫下岗,主动转身自愿脱离体制者鲜见。

  从10多年前的被动下岗,到如今的主动转身,国企工人的观念变化由何而来?

  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整个社会就业环境相对宽松了很多,社会就业接纳能力大大增强,职工们并不十分担心离开煤矿后的饭碗问题。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如今的信息透明公开有了很大改观,矿工们对整个煤炭行业的走势心知肚明,对国家转岗分流政策也了解得比较透彻。工人们明白,待在矿上没钱挣,外出找活才有生路,这种转身是一种无奈的转身,也是工人们自愿转身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等、不靠、不要,这些工人的主动转身体现了近年来市场经济观念的普及。但是,,面对转身之艰难,职工能够保持相对平和坦然的心态,与有关各方的责任意识和帮扶努力直接相关。如果草率地把职工往社会劳动力市场一推了之,如果有关各方不能急职工之所急,不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么,事情就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可以说,职工转身的从容程度,取决于相关责任主体的履职尽责程度。

  去产能,职工转岗分流的去向大致包括内部安置一批、转岗就业一批、内部退养一批、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一批。这无疑需要包括政府、企业、社会、职工在内多方的共同努力。其中,企业肯定是首当其冲的“第一责任人”。

  就皖北煤电集团来说,集团从一开始就没有武断地、一刀切式地制定“死政策”,而是在遵守国家大政策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和职工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制定出了适合职工需要的“小政策”。甚至在发现有需要微调和修正的地方,立即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做出适度调整。比如,当“内退”成为大多数职工首选的方案时,企业立即“放宽年龄限制”。当发现6个月创业扶植期不能满足职工需求时,集团公司下属的很多煤矿自行将时间调整为一年。

  “借工”到异地的职工出现了多种思想、生活问题,企业随即派出了“驻厂专员”帮助协调解决问题。“远征”到外地的矿工提出的各种问题,矿上“能够当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限时解决”。企业在特殊形势下的“非典型”做法,给予了职工充分的选择机会,也让职工看到了企业的诚意与努力。

  工人能从容转身,企业才能轻松前行。危机下,唯有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方可渡过难关,直至浴火重生。去产能,让工人能平稳转身,有待更多地方和企业做出成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