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id:0 上周二、周四,本报《今日焦点》栏目先后报道了外地民工张明伟获悉原“东家”盛东玲接连遭遇变故陷入困境后,主动放弃近8万元工伤赔偿款,以及盛东玲得知张明伟“以德报怨”的善举后,承诺今后一定还钱的感人故事。昨天,义乌市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向张明伟捐出5000元爱心款及500元员工福利券,希望帮他渡过眼前的困难;义乌市义亭镇政府计划将盛东玲列入慈善救助对象,并打算春节前上门慰问。

  婉谢“东家”还款承诺

  上周三,远在福建治病的盛东玲得知张明伟主动放弃全部赔偿款的决定后十分感动,承诺一定会想办法还这笔钱。

  面对盛东玲的这一庄重承诺,张明伟有些不安。张明伟告诉记者,放弃全部赔偿款是自己经过反复考虑后作出的决定。因此,现在他仍然坚持这个决定。从目前的情况看,盛东玲近期还不具备还款能力,应该以身体健康为重,安心养好身体。另外,盛东玲的女儿还未成年,更没有能力还钱。

  “我也有孩子,尽管家里很贫穷,但我还是会努力让孩子生活得幸福、快乐一些。我不希望因为我而让别人家的孩子失去幸福和快乐。因此,真的不用还这笔钱。”张明伟说。

  由于家里临时有事,张明伟和妻子打算近期起程回贵州老家。张明伟告诉记者,这次回贵州老家后,他希望办理一张残疾证。春节后,如果有合适的工作,他还是愿意到义乌打工,只是不知道届时能否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爱心律师捐5000元善款

  本报相关报道刊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民网、光明网、浙江在线等多家国内知名网站在第一时间全文转载了本报的相关报道。

  前天,得知张明伟父亲为了替儿子还债,卖掉家里唯一一头耕牛的情况后,有义乌市民表示,愿意捐出6000元钱,帮张明伟父亲重新买一头耕牛。

  昨天中午,温暖的一幕在义乌市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上演。在多次为张明伟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后,工作站的所有律师再次向张明伟伸出援手,共同向他捐赠5000元现金及价值500元员工福利券。

  “在前期的法律援助中,我们见证了他漫长维权路的艰辛和无奈。现在,张明伟主动放弃近8万元赔偿款,十分令人敬佩。为了能帮他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我们组织工作站的全体律师,按照自愿原则捐款。尽管5000元钱不算多,但希望这笔钱能给张明伟一些实际帮助。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来关注困难外来民工群体,把张明伟身上的正能量和真善美传承下去。”工作站负责人陶旭明说。

  据悉,去年以来,该工作站在免费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累计向22名困难外来民工捐助了3万多元现金及价值上万元的生活物资。此外,该工作站还联系了一些社会爱心人士,向部分困难外来民工捐赠了一批衣服、被子、大米等生活物资。

  接过5000元爱心款和500元员工福利券,张明伟非常感动。“其实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非常感谢有这么多热心人来关心我、帮助我。回贵州前,我会用这笔钱给孩子、妻子、父亲买点东西,把大家对我的关爱传递给我的家人。”张明伟说。

  计划将盛东玲纳入救助范围

  记者多方采访后得知,当年盛东玲和丈夫一起开的塑料袋厂是一个条件非常简陋的家庭式小作坊,工作辛苦不说,还没什么钱赚。最近两年,盛东玲先后遭遇工厂倒闭、丈夫去世、自己身患重病等打击,目前家里还欠有50多万元债务,生活非常困难。2013年,盛东玲曾向义乌民政部门申请低保,但最后没有获得批准。

  昨天上午,记者与义乌市民政局取得联系,该局办公室有关人员表示,审批低保对象有严格的标准,不是看其家庭欠债多少,,而是看家庭人均收入是否低于低保标准。目前,义乌的低保对象审批权限已下放至各镇(街),建议记者与盛东玲户籍所在地的义亭镇政府联系。

  记者随后前往义乌市义亭镇政府,找到负责低保审批、社会救助等工作的社会事业办公室。工作人员龚志明告诉记者,低保对象审批的确有严格的标准,如果镇里把关不严,将被义乌市纪委问责。从义亭镇的情况看,农村人口只有家庭人均收入在420元以下才符合审批条件。之前盛东玲的低保申请没有获批,可能是相关标准不符合要求或有别的原因。

  龚志明表示,按照往年的惯例,春节前义亭镇会对一些特困户进行走访慰问。如有可能,今年争取将盛东玲列入春节慰问对象。同时,在今年3月申报二季度的慈善救助对象时(一季度申报工作已于去年12月结束),计划将盛东玲列入救助对象。下一步,镇里将对盛东玲母女的低保申请条件进行认真审核,如果符合条件,争取将盛东玲母女纳入低保范围,从而解决盛东玲母女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本报发起筹建民工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