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以及社会老龄化加快,涉老交通安全问题日渐凸显。据省交管局事故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底,在全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共28人。其中,18人因骑自行车(包括电动车)或驾驶各类摩托车而丧生。涉老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出行的危险在哪里?重阳节到来之际,10月21日,省交管局官网——山西公安交警网发布涉老交通事故特点,关注老年人出行安全。

涉老交通事故多发于三个时段

据调查,老年人外出主要原因是早起锻炼、接送孩子和买东西。也正因为这样的需求,涉老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相对固定,主要发生在三个时段:早7时至8时,上午9时至10时,下午4时至6时。早晚高峰是锻炼和接送孩子,平峰时段是去买东西。另外事故发生的地点也相对固定,多集中在学校、居民区、购物中心附近道路。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底,在全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共28人。在丧生的28名老年人中,行人4人,骑自行车(包括电动车)8人,驾驶电动及燃油驱动的机动三轮车1人、各类摩托车9人、汽车1人,乘车人5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丧生的老年人中以骑自行车或驾驶各类摩托车者居多,占总数约六成。

涉老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退化,反应迟钝,听力、视力差,遇到突发状况极易作出错误判断,这是导致老年人交通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

“马路太宽了,在红灯之前,我根本过不去”,10月21日17时,在桃园南路康乐街口,正准备过马路的王大爷对记者说。记者发现,由于晚高峰路口车流量增大,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很难在一个绿灯周期内通过马路。据了解,目前我市道路宽度一般约为25米至30米,多数信号灯给行人留出的通行时间约为25秒,按行人步行平均速度1米/秒来计算,25秒可顺利通过马路。但对于步行速度较慢的老年人,25秒只可以保证通过半幅道路。即便有不少道路设有地下通道和过街天桥,但需要上下楼梯,也给老年人通行带来不便。

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研究所所长田宇认为,涉老交通事故发生主要由于老年人参加交通生活相对较少,加之部分老年人未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致使交通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多位处理事故的一线民警告诉记者,部分老年人没有让行意识,尤其是骑自行车、电动车或驾驶老年代步车上路的老年人,习惯在行车中“强行硬塞”,由此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因此,要预防和减少老年人交通事故的发生,也需要老年人自己提高安全出行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老年人外出最好乘坐公交车

道路安全专家提示,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安全,有关部门在设立交通信号灯时,要充分考虑道路宽度、行人流量、速度、年龄差异等因素,以更加合理的时间,保证老年人横过道路安全。例如,在较宽的马路中央可设置“安全岛”,如果在一个绿灯周期内无法通过马路的情况下,老年人可到“安全岛”等待下一个绿灯再通行。同时,老年人也要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充分认识现在交通状况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了解道路改造的新情况,熟悉车辆运行规律和紧急避险措施等,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老年人外出时,应优先考虑乘坐公交车,避免或减少驾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代步车等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并尽量避开早晚高峰时段。外出时最好有家人或亲属陪同,单独外出要选择视线较好的道路,尽量靠路边行走,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并在人多时一起过,以引起驾驶人足够注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