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9年02月19日 星期二

 欢迎您:用户ID名称

人民网

往期回顾

干净了 好找了 智能了(社会治理在身边·关注厕所革命②)

人民网检索

《人民日报》数字报取消收费的通知

返回目录


海口让公厕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名片 干净了 好找了 智能了(社会治理在身边·关注厕所革命②) 本报记者 闫 旭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19日   11 版)

  核心阅读

  过去,游客去海南海口旅游,往往会因为公厕不好找、如厕体验差而影响对这座城市的观感。海口拿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针对旧街道和老景点,改厕注重提升优化,重点防虫防湿滑,改善了环境;针对新城区和时令景点,改厕尝试建立企事业单位厕所开放联盟,让社会各界参与,共同打造让游客舒心的旅游环境。与此同时,海口还将在无水智能化、无人化运行等方面做出新探索。

    

  4年前,自驾游客张建明经常“迷失”在海口的街道。年近60的他,每年冬天都会带上老伴,从辽宁一路自驾开到海南,3000多公里的路程,张建明丝毫没迷糊过。但车进海口城,寻景游玩时,想解决下内急,可把他急迷糊了。有些公厕没路标,兜兜转转停车压线,车上违章没少记;有些公厕环境不好,去完回来,导致车里有味道。彼时,张建明出门游玩尽量不喝水,寻厕难,难倒了自驾老司机。

  如今,张建明车里带着大水杯,大胆喝,“厕所比过去好找,可以放心大胆玩。”像张建明一样,许多海口市民和外地游客,见证着厕所革命带来的细微变化。这些小变化,改善的不仅是群众的如厕体验,更是海口作为旅游城市的颜值和脸面。

  过去

  难找到、脏乱臭

  如厕体验挺差

  漫步椰林沙滩,逛逛骑楼老街,游走湿地公园,海口城像个偌大的景区,游客在街道上移步换景,尽享热带人文风光。不过,外地游客曾经的如厕体验并不好。“难找!又很小!”张建明回想起初次自驾到海口时糟糕的如厕经历,滔滔不绝能说一刻钟。

  “过去,能找到的公厕很少。”张建明坦言,去街头公园或者沙滩海边玩,弄不好,找厕所能急坏人。有次,张建明带着老伴在骑楼老街拍照。天气炎热,老两口买了俩大椰子,一边喝一边拍,开心得像是回到了年少时。

  可是,不一会儿,想上厕所了,张建明开始了他的漫漫寻找路。“逮着个路人就问,哪里有厕所。”张建明急得脸上汗刷刷往下流,拐了三四条街道,愣是没看到厕所标识。

  “没看到标识,遇见路口走过了又折回来。”张建明回忆,找了半个多小时,走了不少冤枉路,终于在街角的小旮旯,找到了间小厕所。“来这条街上的游客不少,可厕所太小了。”张建明说,屋檐很低,容易磕到头,过道只容得下一人过。

  再回忆当时厕所的环境,“墙皮发霉有污点,生怕蹭到衣服上。”张建明说,里头的环境简直不堪描述,可遭罪了。

  另一边,老伴还在排着队。张建明又在门口等了一支烟的工夫,老伴才出来。“真脏,被蚊子叮了好几口。”老伴抱怨道,游玩的好心情,全被厕所给毁了。

  像这样的旅游小插曲,他和老伴不止经历过一次。“花钱的景区里的厕所,有人管理,稍微好找点;不花钱的街头景区,无人管理的厕所特别脏。”张建明总结了些如厕经验。

  现在

  有路标、好查找

  建立开放联盟

  今年冬天,张建明来海口游玩时,再没因厕所的事坏了好心情。路口蓝底白字的公厕指示牌清晰,手机“椰城市民云”微信服务里,附近公厕位置一目了然。

  这次,好找且干净的厕所,还为张建明提供了更多小便利。“海口急雨多,厕所里面还能避雨。”张建明说,“不脏、不湿、也不臭,有些还能给手机充电,很方便。”张建明给海口厕所的变化点赞。

  赢得外地游客的点赞不容易。自2015年起,海口市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辖区内景点和街道的公厕环境被列为重点治理对象。“海南主打全域旅游,公厕环境是游客对城市管理的第一印象。”海口市环卫局局长刘健说,“提升公厕环境,需因地制宜,从细节入手。”

  旧街道和老景点,改厕注重提升优化。公厕入门前,提升便能看得见。“公厕要标识明晰,方便寻找;标杆要长短合理,避免磕碰路人。”多年来,海口市环卫局副调研员刘波一直主抓公厕提升工作。刘波提到,许多老地方的公厕,当年选取的位置偏僻,外地游客难找难进。“现在,统一在公厕路口周围300米范围内树立中英文指示牌。”刘波说。

  “如果周围看不到公厕路标,手机也能查。”刘波掏出手机,点开“椰城市民云”,公厕小图标立刻显现在海口电子地图上。刘波介绍,海口市内实现公厕位置实时上传,方便游客查询。“冬季游客多时,设置超过24小时的临时厕所,也要录入手机云端。”

  顺着路标,记者找到曾经让张建明烦心的公厕。拍张外观照片传给张建明,他回复:“变化真大,认不出。”公厕外墙上盆栽三角梅簇拥开放,充满热带南洋风情的外立面与周围街道相互映衬。走进公厕,地面清爽,厕位洁净,也没有了以往的异味。

  “海南潮湿多蚊虫,厕所防虫防湿滑是重点。”刘波介绍,按环卫最新考核标准,厕所内加装摇头风扇,以便通风防潮;门窗加挂帘、纱窗和灭蝇灯,防范蚊虫侵扰。“大多数公厕配备1至2名保洁员,实现人走即清,地面不留水、不见污。”刘波说。

  新城区和时令景点,改厕倡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城区白天人多,晚上人少;时令景点冬天游客多,夏天游客少。“片面扩大建设,易导致公厕资源闲置。”刘健坦言,海南游客流量季节性变化大,环卫部门尝试通过建立企事业单位厕所开放联盟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欢迎游客到店使用厕所,企业也是回馈社会。”当地一家酒店的办公室主任翟玉霞解释,加入城市旅游厕所开放联盟,没有给酒店日常管理带来困扰。“周边不少酒店、单位都加入开放联盟,游客如厕选择多,不会形成拥挤混乱。”翟玉霞说,“酒店原本就有厕所清洁制度,游客用厕所,不会增加运营负担。”

  刘健介绍,目前海口市环卫局正在制定相关方案,为参与厕所开放联盟的企业颁发铭牌标识,施行以奖代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打造游客舒心的旅游环境,离不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刘健说。

  探索

  智能化、无人化

  寻找可持续模式

  去年“十一”期间,来琼游客发现一座新奇的公厕出现在市内三角池公园入口附近。初次使用,许多游客略感惊讶。排便口可自动开启,污物落入厕所底层集便器,无异味,实现无水化处理。

  “此类公厕预计全年可节水千余吨。”该公厕生产方负责人余列刚介绍,无水智能公厕无需配套地下污水管网,10余天即可完成安装,适合老旧景区的新增厕所要求。“同样面积,智能厕所可以提供总计10个厕位,而传统临时厕所只能提供两个厕位。”余列刚说。

  因无需水冲厕,大小便干湿分离,地面污水明显减少,可节约一半保洁人力。

  目前,该公厕只有1名保洁员,未来目标是无人化运行。“通过智能监控厕所使用次数,定期保洁即可,省掉了长期雇用保洁员的费用。”余列刚说。

  另一边,龙华区双创广场内,两座样式精致的公厕为众多市民游客提供着如厕便利。广场人流量较大,两座厕所平均每天使用共计超过500人次,这成为公厕未来运营的宝贵资源。

  “现在,政府每年投入约13万至15万元左右用于厕所保洁与运营。”海口市龙马环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经理王灿锋谈到,双创广场的公厕日常维护由他们公司负责,环卫部门平时暗访考核。“公司负责雇用工人打扫,认真执行考核标准,但预计以后人力成本会逐渐上升。”王灿锋说。

  “成本可控、可持续化是海口市公厕运营的未来目标。”刘健表示,如何利用好公厕人流量,把流量转为经济效益,覆盖运营成本,又兼顾社会服务效益,存在可探索的空间。

  “现在,公厕环境提升效果明显;未来,要探索出一种既要保持住成果,又不增加城市负担的办法。”刘健说,环卫部门正谋求与主流网络平台合作,在提供便民信息、广告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公厕功能,补贴运营成本。

返回目录        下一篇

  核心阅读

  过去,游客去海南海口旅游,往往会因为公厕不好找、如厕体验差而影响对这座城市的观感。海口拿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针对旧街道和老景点,改厕注重提升优化,重点防虫防湿滑,改善了环境;针对新城区和时令景点,改厕尝试建立企事业单位厕所开放联盟,让社会各界参与,共同打造让游客舒心的旅游环境。与此同时,海口还将在无水智能化、无人化运行等方面做出新探索。

    

  4年前,自驾游客张建明经常“迷失”在海口的街道。年近60的他,每年冬天都会带上老伴,从辽宁一路自驾开到海南,3000多公里的路程,张建明丝毫没迷糊过。但车进海口城,寻景游玩时,想解决下内急,可把他急迷糊了。有些公厕没路标,兜兜转转停车压线,车上违章没少记;有些公厕环境不好,去完回来,导致车里有味道。彼时,张建明出门游玩尽量不喝水,寻厕难,难倒了自驾老司机。

  如今,张建明车里带着大水杯,大胆喝,“厕所比过去好找,可以放心大胆玩。”像张建明一样,许多海口市民和外地游客,见证着厕所革命带来的细微变化。这些小变化,改善的不仅是群众的如厕体验,更是海口作为旅游城市的颜值和脸面。

  过去

  难找到、脏乱臭

  如厕体验挺差

  漫步椰林沙滩,逛逛骑楼老街,游走湿地公园,海口城像个偌大的景区,游客在街道上移步换景,尽享热带人文风光。不过,外地游客曾经的如厕体验并不好。“难找!又很小!”张建明回想起初次自驾到海口时糟糕的如厕经历,滔滔不绝能说一刻钟。

  “过去,能找到的公厕很少。”张建明坦言,去街头公园或者沙滩海边玩,弄不好,找厕所能急坏人。有次,张建明带着老伴在骑楼老街拍照。天气炎热,老两口买了俩大椰子,一边喝一边拍,开心得像是回到了年少时。

  可是,不一会儿,想上厕所了,张建明开始了他的漫漫寻找路。“逮着个路人就问,哪里有厕所。”张建明急得脸上汗刷刷往下流,拐了三四条街道,愣是没看到厕所标识。

  “没看到标识,遇见路口走过了又折回来。”张建明回忆,找了半个多小时,走了不少冤枉路,终于在街角的小旮旯,找到了间小厕所。“来这条街上的游客不少,可厕所太小了。”张建明说,屋檐很低,容易磕到头,过道只容得下一人过。

  再回忆当时厕所的环境,“墙皮发霉有污点,生怕蹭到衣服上。”张建明说,里头的环境简直不堪描述,可遭罪了。

  另一边,老伴还在排着队。张建明又在门口等了一支烟的工夫,老伴才出来。“真脏,被蚊子叮了好几口。”老伴抱怨道,游玩的好心情,全被厕所给毁了。

  像这样的旅游小插曲,他和老伴不止经历过一次。“花钱的景区里的厕所,有人管理,稍微好找点;不花钱的街头景区,无人管理的厕所特别脏。”张建明总结了些如厕经验。

  现在

  有路标、好查找

  建立开放联盟

  今年冬天,张建明来海口游玩时,再没因厕所的事坏了好心情。路口蓝底白字的公厕指示牌清晰,手机“椰城市民云”微信服务里,附近公厕位置一目了然。

  这次,好找且干净的厕所,还为张建明提供了更多小便利。“海口急雨多,厕所里面还能避雨。”张建明说,“不脏、不湿、也不臭,有些还能给手机充电,很方便。”张建明给海口厕所的变化点赞。

  赢得外地游客的点赞不容易。自2015年起,海口市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辖区内景点和街道的公厕环境被列为重点治理对象。“海南主打全域旅游,公厕环境是游客对城市管理的第一印象。”海口市环卫局局长刘健说,“提升公厕环境,需因地制宜,从细节入手。”

  旧街道和老景点,改厕注重提升优化。公厕入门前,提升便能看得见。“公厕要标识明晰,方便寻找;标杆要长短合理,避免磕碰路人。”多年来,海口市环卫局副调研员刘波一直主抓公厕提升工作。刘波提到,许多老地方的公厕,当年选取的位置偏僻,外地游客难找难进。“现在,统一在公厕路口周围300米范围内树立中英文指示牌。”刘波说。

  “如果周围看不到公厕路标,手机也能查。”刘波掏出手机,点开“椰城市民云”,公厕小图标立刻显现在海口电子地图上。刘波介绍,海口市内实现公厕位置实时上传,方便游客查询。“冬季游客多时,设置超过24小时的临时厕所,也要录入手机云端。”

  顺着路标,记者找到曾经让张建明烦心的公厕。拍张外观照片传给张建明,他回复:“变化真大,认不出。”公厕外墙上盆栽三角梅簇拥开放,充满热带南洋风情的外立面与周围街道相互映衬。走进公厕,地面清爽,厕位洁净,也没有了以往的异味。

  “海南潮湿多蚊虫,厕所防虫防湿滑是重点。”刘波介绍,按环卫最新考核标准,厕所内加装摇头风扇,以便通风防潮;门窗加挂帘、纱窗和灭蝇灯,防范蚊虫侵扰。“大多数公厕配备1至2名保洁员,实现人走即清,地面不留水、不见污。”刘波说。

  新城区和时令景点,改厕倡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城区白天人多,晚上人少;时令景点冬天游客多,夏天游客少。“片面扩大建设,易导致公厕资源闲置。”刘健坦言,海南游客流量季节性变化大,环卫部门尝试通过建立企事业单位厕所开放联盟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欢迎游客到店使用厕所,企业也是回馈社会。”当地一家酒店的办公室主任翟玉霞解释,加入城市旅游厕所开放联盟,没有给酒店日常管理带来困扰。“周边不少酒店、单位都加入开放联盟,游客如厕选择多,不会形成拥挤混乱。”翟玉霞说,“酒店原本就有厕所清洁制度,游客用厕所,不会增加运营负担。”

  刘健介绍,目前海口市环卫局正在制定相关方案,为参与厕所开放联盟的企业颁发铭牌标识,施行以奖代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打造游客舒心的旅游环境,离不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刘健说。

  探索

  智能化、无人化

  寻找可持续模式

  去年“十一”期间,来琼游客发现一座新奇的公厕出现在市内三角池公园入口附近。初次使用,许多游客略感惊讶。排便口可自动开启,污物落入厕所底层集便器,无异味,实现无水化处理。

  “此类公厕预计全年可节水千余吨。”该公厕生产方负责人余列刚介绍,无水智能公厕无需配套地下污水管网,10余天即可完成安装,适合老旧景区的新增厕所要求。“同样面积,智能厕所可以提供总计10个厕位,而传统临时厕所只能提供两个厕位。”余列刚说。

  因无需水冲厕,大小便干湿分离,地面污水明显减少,可节约一半保洁人力。

  目前,该公厕只有1名保洁员,未来目标是无人化运行。“通过智能监控厕所使用次数,定期保洁即可,省掉了长期雇用保洁员的费用。”余列刚说。

  另一边,龙华区双创广场内,两座样式精致的公厕为众多市民游客提供着如厕便利。广场人流量较大,两座厕所平均每天使用共计超过500人次,这成为公厕未来运营的宝贵资源。

  “现在,政府每年投入约13万至15万元左右用于厕所保洁与运营。”海口市龙马环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经理王灿锋谈到,双创广场的公厕日常维护由他们公司负责,环卫部门平时暗访考核。“公司负责雇用工人打扫,认真执行考核标准,但预计以后人力成本会逐渐上升。”王灿锋说。

  “成本可控、可持续化是海口市公厕运营的未来目标。”刘健表示,如何利用好公厕人流量,把流量转为经济效益,覆盖运营成本,又兼顾社会服务效益,存在可探索的空间。

  “现在,公厕环境提升效果明显;未来,要探索出一种既要保持住成果,又不增加城市负担的办法。”刘健说,环卫部门正谋求与主流网络平台合作,在提供便民信息、广告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公厕功能,补贴运营成本。

我要评报  | 关于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