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民族融合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开创“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盛唐气象。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深入思考唐王朝兴衰的历史经验,加强对唐帝陵等唐代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 ,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一、对唐代历史的认识

(一)大唐盛世形成的原因。唐的中前期,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文化繁荣,长安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与亚洲政治,成为世界各地人民向往的人间天堂。

1.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休养民力。唐初,统治集团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恢复。政治斗争仅限于上层建筑,基本不影响一般百姓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均田制的推行,扩大了自耕农群体,增强了国家财政。

2.统治者虚心纳谏,重视人才选拔。唐代中前期,统治者一般都能够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改善国家政策,从而避免了很多失误。皇权与相权,较为和谐。相府代表被统治者与皇权进行博弈,起到了政治缓冲器的作用。

3.自信开放,海纳百川的政治气象。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外国留学生遍布长安,并在政府为官,甚至终老于中华。政府、军队大量选用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民族融合与团结达到了巅峰,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这种开放的心态,也直接塑造了唐诗的气象万千和大气磅礴。

(二)对唐朝由盛而衰的反思。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是安史之乱及其之后的藩镇割据,导致中央集权被极大破坏。

1.中央财政、军事力量削弱。唐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国家税源急剧减少,赋税制度难以执行,中央财政控制能力衰减。府兵制逐渐废弃以后,募兵制导致国家军事力量主要控制在战事较多地方,中央军事力量薄弱。

2.内外交流不畅,地方势力坐大。玄宗时期,武臣荣宠却不能“出将入相”,只能向地方发展。重京官、轻外职,中央官员清贵权重,但对地方事务和情况比较陌生,又轻视地方节度;地方官资质低下,不仅上升空间有限,,也无力监督地方节度。

3.官僚集团分裂,皇权丧失道德高度。唐中后期,党争盛行,中央政权内部官僚集团产生严重分裂,政令多变,倾轧严重,丧失权威。宦官控制皇帝继承中枢大权,中央失去道德高度,导致社会失序。

二、重视历史遗存开发保护,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一)保护历史遗存,加大唐文化遗产资源宣传和开发力度。陕西作为唐代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唐代历史遗存十分丰富,在对唐文化的开发利用方面有着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加强对大雁塔、大明宫为代表的唐代遗址保护的同时,应在大唐芙蓉园等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唐文化主题旅游项目,并且用市场化的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在这方面,开封市对宋文化的开发利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确保科学规划,推动唐帝陵遗存申遗工作。陕西的唐代陵墓资源丰富。以其数量多、规模大、珍藏品之多而闻名于世界。实施唐帝陵保护开发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的具体举措,制定项目规划时首先要系统梳理这些遗产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标进行规划建设。

三、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历史文化底蕴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依托,也是西安城市发展的最具优势的核心竞争力。西安作为世界著名古都,拥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是古老“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城市。盛唐时期的长安是一个人口过百万,各国居留客商达4000多人的世界性城市,其历史内涵、文物遗存、文化影响举世公认,因而成为与雅典、罗马齐名的世界人文之都。塑造国际化大都市的特色和个性,就是要保护好西安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先辈创造的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和延续千年古都的历史文脉。努力将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把西安建设成为既有城市现代文明,又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魅力之城。

(标题:唐代历史文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