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怎么才算有“国际范”?千万人,视角不同,答案各异。

  2016年,杭州即将迎来G20峰会,作为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她将如何绽放光华,让全球嘉宾宾至如归,感受杭州特有的“国际范”?

  2016年1月-9月,浙报集团杭州分社联合杭州市文明办、中国国际动漫节节展办公室、市侨联、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推出“中国故事•杭州魅力”——《国际眼•看杭州》系列栏目,面向全球征集有关杭州“国际范”的美图、美文、美好故事,讲述杭州的城市美、山水美、人文人物美。

  我们将通过一双双来自五湖四海宾朋的眼睛和老杭州人的记忆,对标国际来重新认识这座城。同时,我们还将邀请专家、学者,一起探讨杭州的国际化之路。我们抛砖引玉,希望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一个丰富的“国际范”杭州。

浙大之江校区:在历史中静默百年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浙江在线杭州9月10日讯(通讯员 张煜锌)电影《唐山大地震》里,扎着两条辫子的张静初,提着行李,在新生报到处和陆毅相遇。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场景印象深刻,而这场校园恋情的取景地,就是杭州的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这所最早由美国基督教南、北长老会创办的教会学校,从1911年起,矗立在月轮山峦已逾百年。如今,穿过西湖,沿钱塘江而行,六和塔以西,穿入山林,走一段青石板铺就的上坡路,就到了这座古老而神秘的校园。

  老杭州刘大华:历史比记忆还长

  作为杭州市古都文化研究会的会员,80岁刘大华对九溪及之江校区这一带的人文地理了如指掌。他笑着说,“之江校区的年纪比他还要大一辈”。

浙大之江校区:在历史中静默百年

刘大华老人

  他告诉我们,现在的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司徒雷登曾参与组建的杭州育英书院。1911年,因教学所需搬迁至现在的位置,改称之江学堂,由美国传教士王令赓担任校长。也就是说,刘大华刚出生,在现址上的之江学堂已经25岁了。

  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到校讲话,感念传教士所为,并同师生合影留念。1914年,学校改名为之江大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学校自1929年起由国人自办,李培恩担任校长,孔祥熙、宋美龄、史量才等社会名流皆是校董会的成员。现存的建筑中,红砖砌成并带有钟楼的“经济学馆”,正是由史量才家属捐赠建成的。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院系,之江大学的各系并入不同的学校,结束了近50年的办学历史。

  直到2006年,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成立,翌年秋天整个学院迁入现在的之江校区。至此,这所沉寂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百年老校园,重新焕发出生气,迎来一批批年轻的血液。

  提起往事,刘大华满怀深情。1964年,刘大华随着工作调迁搬到了九溪社区,五年后结婚,安居乐业。算起来,他在之江校区附近的九溪景区一带已经生活了50多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刘大华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跑之江校区,负责送菜等业务往来,这也是他得以走近之江校区的机会。每一次去校区,除了工作,还能欣赏里面的风景,行走在古朴的建筑群间,感受这所学校当年的学术风韵,也可谓是美差一桩。

  年纪渐长,退休了的刘大华就不太常上山去之江校区了,但是,在他眼里,那座需要他仰望所及的学校,在数十年的光阴荏苒中,依然保持着当年他看到过的模样,“建筑一样都没变”,多了的,只有一分年代沉淀下来的厚重感。

  “之江校区的建筑完整保护程度,在世界近代学府中排名第二”,说到这一点,刘大华很自豪,他解释道,“因为九溪风景区的关系,周边限制了房地产开发,所以在这边看不到高楼大厦,各种历史文物都能较好地保存下来”。

  离之江校区不远的地方,就是杭州著名的九溪十八涧。上自龙井起,蜿蜒曲折7公里入钱塘江,空气清新,草木繁茂,溪水潺潺。晚清学者俞樾曾做小诗描绘九溪:“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在钱塘江畔沧海桑田的变化中,九溪烟树才有了如今的景致。同样,一所学校,需要经历多少风雨和世事的打磨,才能历经百年而不变,为世人所见现在的模样。

  不过,刘大华所知晓的之江校区,仍只是这个校园生命的一小部分。比他的记忆还长的,是整个学校过去的历史,以及今后超出他年龄的未来。

  留学生李旼宣:想在之江读书

  李旼宣,韩国留学生,今年24岁,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修读研究生,专业是对外汉语。

浙大之江校区:在历史中静默百年

韩国留学生李旼宣

  三月底四月初,春光正好。听朋友说,浙大的之江校区建筑很有特色,李旼宣便和朋友一同出发,前往之江校区。从天目山路到之江路,堵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到达山林掩印中的之江校区,幸好眼前美景不负舟车辛劳。

  “有山有江”,是旼宣对校区的第一印象。确实,之江校区所在之地三面环山,面临钱塘江,地势开阔。学校建在丘陵山坡之上,校园内有很多上下坡,自行车无法行驶,学生在这里只能步行。

  听说了之江校区曾经是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旼宣很是感叹,怪不得行走在校园里,“好像在异国的感觉”。

  刚进校门,即刻会被印入眼帘的红色钟楼吸引,欧式棱角分明的设计,竟有些哥特风的味道。这就是《唐山大地震》里新生报到处的拍摄地。走出钟楼,是一片庭院中的大草地,沿着中间的小道前行,便是校区的主楼,这幢楼就是当年史量才家人捐助并由第一任校长李培恩亲自题名的“经济学馆”。还有一座石块砌成的建筑,门上刻有“SEVERANCE HALL”,中文名为都克堂,可供师生在内的基督徒做礼拜,现在也做礼堂用。

  偌大的学校,共有22幢之江大学时期留下来的建筑,包括钟楼、慎思堂、图书馆、上红房、下红房、运动场等。

  在李旼宣眼里,这些建筑“因为老,所以很美”,带着时光的气息。

  尤其是图书馆,“外面是红色的brick,里面每个桌子上都摆有那种上世纪风格的台灯”,深色的地板,踩在上面会发出轻微的吱吱呀呀的响声,装修充满了民国风味。好像打开台灯,就能回忆起民国学者在书桌前潜心研究的景象。坐在里面,累了,可以远眺窗外的风景,愉悦身心。

  “我也很想在那里学习,很安静。”旼宣心向往之。这样的环境,谁都会流连。

  还好,不同于游人如织的厦门大学,浙大之江校区里人很少。本身只有一个法学院驻扎,再加上游客也不多,使得整个校区永远是安静的。上下课的铃声、老师的讲课声、学生的讨论声、球场上的撞击声,在与世无争的象牙塔,同安静的自然氛围合二为一。

  一座山,一群人,一本法典。

  “逝去的大学精神和前辈学人令人心向往之。第一次来到山上,平日不修边幅的他突然有种冲动,想打上领带穿上西服拎起皮公文包,像当年的教授一样去给学生上课。”

  这段话摘自《南方周末》在2008年的报道,当年的这篇报道对光华法学院的成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之为“教授治院”的理想实验。

  有法律学者说:“我想象光华法学院是自由、独立的,是未来中国法学的良心。”

  这,或许是除了历史和建筑的魅力之外,之江校区在最本质上能够吸引学生的原因吧。

  阳光下,李旼宣和朋友们躺在草地上,真“不想长大”。这样才能继续在校园里,捧着书本穿行在百年建筑之间,求知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