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遗留的宝贵财富,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价值与独特的文化底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我国确立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政策方向。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并不单单是指对其中的建筑进行保护,最为重要的还是保护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应着力保持历史原真性,避免过度开发,注重文化传承。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价值  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自觉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但不可否认,仍有个别城市急功近利、盲目发展,不顾历史文化街区的客观状况,对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还有些城市虽有保护的意识,却缺乏专业的保护措施,不能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重视,采取相应措施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

关键一:保持历史原真性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只有保持其历史原真性,才能使其更具价值。因此,我们在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利用时,应依照历史原真性原则,完整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中遗留与存在的全部历史信息。虽然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的历史信息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且存在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但其却影响着人们对历史文化价值的直观认知。所以,只有将历史信息完整地保存下来,才能真实地还原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包括历史建筑、街巷空间、特色手艺、民俗风情等。

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原真性,首先要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要在保持和维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独特地域特征和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对其空间环境进行合理有序的利用。其次要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环境。在自然环境方面,要努力维持原真格局。在人文环境方面,在对被破坏的地方进行修复时,应尽量还原其原本风貌,包括周边具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最后要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适应。要尽量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现代建筑的风格以及高度,使历史文化街区完美地融入现代化城市之中。比如,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明确规定,“在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其他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地区,禁止在对其历史风貌产生影响的范围内建设高层建筑和大洋怪的建筑。新建建筑应与历史建筑及其历史环境相协调,保护好历史建筑周边地区的历史肌理、历史风貌,严格按照保护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

关键二:避免过度开发

要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城市化建设。因而,历史文化街区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就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当前,我国个别城市急功近利,不加规划地肆意开发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改变了其原有的风貌与特色,也割裂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链条,导致历史文化街区迅速没落、衰亡,甚至是消失。由此可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必须要避免过度开发。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工作和持续的努力,而事物的发展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进行持续性的更新,即在保持其原真原貌的同时,小规模地对其进行活化利用,使其迸发出更大的活力,完美地展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般而言,我们在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活化利用时,可以根据其发展现状,对现存的建筑进行分类、分级的保护整治。一部分为重点保护类建筑。对于保存良好的建筑,可以继续维持现状,并保持其现有的功能。对于保存较差、已经遭到破坏的建筑,可以依照原真原貌进行相应的修缮和维护,其中包括建筑的用料、工艺等,最大限度地使其恢复到原有模样。一部分为自然环境类建筑,比如园林建筑、道路建筑、湖河建筑等。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填补以及加固,使其能够完美地融入现代化城市建设之中,并发挥自身的价值。还有一部分为整治类建筑。可以将历史文化街区中可以正常使用的、变更使用用途的建筑,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适当的更新及利用。这不仅有利于妥善安置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原住居民,还能够充分展示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

关键三:注重文化传承

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艺术瑰宝,而历史文化街区无疑是最具有文化底蕴的瑰宝之一。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成片的聚集地,其中生活着大量的居民。原住居民作为文化底蕴的承载者与传承者,随着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的发展而发展,逐渐成为历史文化街区的灵魂所在。因此,在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和利用时,要重点关注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注重文化传承。如果历史文化街区的原住居民全部外迁,那么也会丧失文化底蕴,变成一个历史遗留的空壳,失去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因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着力突出文化底蕴,注重文化传承,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的兴衰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失去了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街区,只是千篇一律的建筑群,没有丝毫的灵性。因此,注重文化传承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关键所在。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延续其文化内涵,发扬本土特色,激发街区活力。在保证历史文化街区自身文化底蕴的同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新元素,这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原住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首先,可以还原历史文化街区的民俗场景。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空间,定期举办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原住居民的生活,也能为大众提供一个了解当地文化的机会。其次,可以在不改变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的基础上,适当改造街区内部建筑。比如,可以在历史文化街区内建设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园区。通过向游客销售当地特色产品,提升原住居民的收入,形成特色旅游品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最后,可以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底蕴与特点,建设文化交流空间。要传承发扬历史文化,建设文化交流空间势在必行。文化交流空间既可以向大众展示当地文化,也能够提供相关的培训,使人们有渠道、有机会认识、了解以及学习当地的文化,进而使历史文化街区的底蕴越积越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作为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承载着我国的历史记忆以及传统文化,同时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演变。我们在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应着力保持历史原真性,避免过度开发,注重文化传承。

(作者为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刘纪英、吕青:《文化治理视域下民间艺术文化保护研究》,《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②李梅田:《文化遗产保护要有国际视野》,《人民论坛》,2019年第2期。

③《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切实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2017年9月22日。

④《坚定“文化自信”,须读懂习近平这6篇重要讲话》,新华网,2019年6月19日。

⑤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9年第12期。

责编/孙渴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三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