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澳门12月12日电(记者章利新、王攀、王晨曦)在澳门,无论是流连于广场还是漫步在小巷,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汇的痕迹俯拾皆是:西式教堂挨着中式庙宇,不同宗教的墓地共存……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澳门历史文化面貌的显著特色。

  如果说澳门历史城区本身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那么澳门3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散落着的约30座博物馆,就是从各个角度叙述着历史的精彩细部,也构成了澳门独特的博物馆文化。

  在澳门半岛的炮台山上,白色花岗岩立面的澳门博物馆紧邻圣保禄炮台、大三巴牌坊等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讲述澳门通史的综合性博物馆,参观者在这里能直观地“看见”澳门中西文化之交融如何而来。

  走进澳门博物馆,参观者首先要穿过一个小小的“时间隧道”,两边展柜里分别陈列着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各自历史上的代表性器物,展现两大文明在澳门交汇之前的“隔空对话”。

  博物馆一楼展区展示澳门早期历史、华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贸易、宗教和文化的接触;二楼展区展示澳门传统文化,包括民间艺术、宗教仪式和民俗庆典;三楼展区展示澳门如今的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特色。

  在二楼,一张中国人的结婚证书上画着丘比特的形象,一套葡萄牙人的结婚礼服上融入了旗袍的设计,土生葡人的餐桌上更是有诸多中国式烹饪的印记……

  “这里的文物大部分都是澳门市民捐赠的。在这些物件中,能看到澳门人日常生活中众多中西文化融合的痕迹。”澳门博物馆技术员余智伟介绍说。

  澳门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从澳门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线把中国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输往全球。博物馆近年来举办多个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展览,比如以“中国风”为题展现当年传教士如何将中国的技术、文化、产品带回欧洲,掀起东方时尚热潮。

  海上丝绸之路也是澳门艺术博物馆今年的重要主题。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建馆20周年,这座回归前夕建成的博物馆即将举办故宫文物大展——“星槎万里——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整整三层空间将全部用于展览故宫精品文物,让观众领略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壮阔历史。

  “回归20年,就是澳门艺博馆和故宫博物院以及内地各大博物馆不断深化合作、持续深入推介中国文化的20年。特别是我们和故宫博物院的合作,已经成为澳门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事之一。”艺术博物馆展览策划卢大成说。

  澳门艺术博物馆和故宫的合作已持续20年,每年都会举办一个不同主题的故宫文物特展,也经常和大英博物馆等欧洲博物馆合作办展。今年4月举办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素描展”把42位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52件珍贵素描作品带到澳门。

  “把中国和西方的顶级展览带到澳门,除了让市民能有提升生活品质的机会,我们也是希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感受澳门的这种多元文化氛围和特质。”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穆欣欣表示,澳门艺博馆已经成为文青游客的“打卡”胜地。

  澳门半岛的最南端,是16世纪葡萄牙人最初踏上澳门的地方。在这里,紧挨着著名景点妈阁庙的是澳门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海事博物馆。展馆犹如一艘扬帆的三桅帆船,馆内展示中国、葡萄牙的海事活动历史,也记录着400多年前两种文化最初相遇的历史。

  同在半岛南端,澳门当代艺术中心·海事工房1号由昔日政府船坞机械室“活化”为艺术中心。工业风的空间内,正在展示内地当代青年艺术家的26件作品,包括空间绘画装置、互动影像装置、摄影、雕塑等大型创作,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美学特色。

  “在澳门参观博物馆的最大感受是,古今中外各种元素在澳门这小小的万花筒里,能组合出各种风景。”来自北京的游客蒋女士说。在她的文博之旅中,还列着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郑家大屋、圣若瑟修院藏珍馆等。

  在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基本法纪念馆等博物馆,共同记录着20年前澳门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讲述着“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澳门故事。

  福建的寿山石雕“春满大地”、辽宁的岫玉雕刻“团圆”、四川的蜀绣屏风“九寨沟大熊猫图”……在回归20周年之际,与澳门艺博馆相邻的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几乎每天都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卢大成说,港珠澳大桥去年10月开通以来,这座面积不大但特色鲜明的展馆成为澳门最吸引游客特别是内地游客的热门景点之一。“几乎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内地游客,都希望找到自己家乡赠送给澳门的回归贺礼,并和它们合影留念。”

  据介绍,以往每年陈列馆的游客量保持在20万人次左右,今年猛增到了70万人次,预计明年参观人次还会进一步增长。

  澳门基本法纪念馆于2013年设立,馆内设有多个展区,分为前言、澳门岁月回眸、“一国两制”的方针、制定和落实基本法、基本法的成就和推广等,全方位介绍基本法及其对澳门的影响。

  澳门各所学校、社团经常组织参观活动,了解基本法的背景和内容。“现在,澳门居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进步,这都有赖基本法的实施……爱澳的人,首先要了解基本法,它是澳门人的传家之宝,必须得看看它的威力。”澳门东南学校学生陈美琪在参观后这样描述她的感想。

分享到:

(责编:李婷(实习生)、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