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 (记者 张莹)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同时也是《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周年。据了解,该《条例》实施以来效果显著,北京共有398家单位因整改不到位被行政处罚,1378名个人被处罚,共计罚款112.5万元。
同时,,随着社会对控烟和戒烟的重视,戒烟门诊的就诊人数逐渐增多,但是仍未被广泛接受。专家呼吁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提高戒烟成功率。
5月31日,“无烟北京健康中国”2016年世界无烟日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周年系列宣传活动在京举行。据了解,该《条例》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严格的控烟立法,也是中国第一部完全符合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的地方性法规。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崔丽介绍,我国高度重视控烟履约工作,近年来积极推进控烟立法,全国已有18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尤其是《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法制晚报》记者从活动上获悉,《条例》实施一年来市民对控烟法规的认知度较高。根据专业调查机构的效果评估:有84.2%的市民知道《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87.5%的被访者知道在公共场所吸烟会被罚款;98.5%的被访者听说过二手烟。
同时,公共场所吸烟人数从11.3%下降到3.8%,人数明显减少。餐厅环境改善明显,餐馆发现吸烟现象的比例明显下降,由40.3%下降到14.8%。
据中国控烟协会对《条例》实施前后对比显示,被检查单位违法行为的发现率从初期的23.1%,下降到目前的6.7%。公众对控烟满意度增加,由原来的42.26%提高到81.3%。
另外,据通报显示,截至今年4月,北京市12320公共卫生服务热线共受理控烟投诉举报18012件,有398家单位因整改不到位被行政处罚,1378名个人被处罚,共计罚款112.5万元。
国家控烟立法进入最后阶段“目前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存在一些严重漏洞。”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在30日召开的《国际控烟和立法高峰论坛》上指出,这些禁烟“死角”将形成一种特权文化。不符合中国作为《公约》的缔约方所应履行的国际法律责任,也无法保护中国人民免受二手烟伤害,对个人和经济都会是巨大的损失。
施贺德博士呼吁中国出台一部全国性无烟法律。
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则表示,国家层面的控烟立法已经进入最后阶段。2014年,国务院法制办把国家卫计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今年3月份,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将条例列入今年力争完成的立法项目。
据了解,作为世界最大的烟草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约有3.15亿人吸烟,成年人吸烟比例占28%,且一半以上的成年男性经常吸烟。13-15岁人群中,11%的男孩吸烟。
每年约有100多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这意味着每天约3000人死亡。此外,有7亿多人经常暴露于二手烟中,二手烟每年造成约10万人死亡。
记者调查 医院戒烟门诊月诊量超百人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WHO将烟草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列入国际疾病分类,戒烟是对烟草依赖这一疾病的治疗过程。
近年来,我国31个省区市的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均开设了专门的戒烟门诊。以北京为例,全市戒烟门诊已经发展到68家,其中提供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完整戒烟服务的有27家。根据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调查,去年全市29家开展戒烟门诊的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干预292万人次。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学组副组长、北京吸烟与健康协会副秘书长肖丹教授表示,依靠个人毅力戒烟的难度很大,复吸率也很高,吸烟者往往在多次尝试戒烟后才能成功戒烟。而使用科学方法戒烟,通过药物替代治疗、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3个步骤,能将成功率提高4倍左右。
5月31日下午,法晚记者来到北京朝阳医院的戒烟门诊。据了解,北京第一家戒烟门诊就于1996年开设在朝阳医院。
记者发现,朝阳医院戒烟门诊本身属于呼吸内科,除了戒烟门诊也开呼吸科的普通门诊。据肖丹介绍,目前大多数戒烟门诊多是依托其他专科门诊(如呼吸科门诊、心内科门诊等)联合开展,开设独立专科门诊的寥寥无几。
法晚记者从朝阳医院了解到,自去年条例实施以来,该院戒烟门诊就诊人数从去年10月左右开始出现明显增长,目前每月门诊量都在100人以上,比过去增加了二至三倍,60%以上烟民可通过药物成功戒烟。
而此前,该院戒烟门诊成立初期,年门诊量仅为几十人,现在周一至周五全天均出诊,日均可接诊戒烟患者6-8人。
目前,该院已启动临床戒烟体系构建项目,未来患者每年在医院首诊时,医生将对患者是否吸烟及有无戒烟意愿写入病历。在标准处方栏中,将增加戒烟药标准处方。同时通过院内转诊系统,有戒烟意愿的患者将被一键转诊至戒烟门诊。
此外,医院将对挂号系统进行升级,新办卡或医保卡新激活患者,在首次办卡时需填写是否吸烟,患者在每年的首次就诊时,系统也将自动弹出对话框提示是否愿意戒烟。
专家呼吁 戒烟药纳入医保 促进吸烟者主动戒烟
尽管如此,月诊量100人与北京市419万的烟民人数相比,比例仍然很悬殊。采访发现,目前戒烟门诊仍未被戒烟者广泛接受。
目前,本市已有78家戒烟门诊,但其中一些开诊状况并不理想。调查中,法晚记者拨打了多家医院戒烟门诊的电话。
记者发现,部分医院的戒烟门诊每周只有两天左右可挂号,其余时间均不开诊。人民医院戒烟门诊则定在每周一、周三下午开诊。
我国其他城市面临的问题则更为严峻,“西安戒烟门诊月诊量四五人”、“南昌戒烟门诊年诊量不足百人”、“河北省戒烟门诊大多无人问津”……类似消息多次被报道。
记者采访发现,戒烟门诊步履维艰主要有烟民不买账、政策未鼓励等原因。许多人仍错误地认为,吸烟只是一种不良嗜好,并不是疾病。
“戒烟药物对不少烟民而言仍是一笔不菲的开销。”肖丹介绍,目前戒烟门诊的费用主要是挂号费和戒烟药物的费用。北京朝阳医院的挂号费为42元。目前我国戒烟药物为全自费,且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有效戒烟药物基本处于无货供应的状态。
法晚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我国市场上的戒烟药物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美国辉瑞公司的“畅沛”、美国强生公司的“力克雷”和瑞士诺华公司的“尼派”。
作为医生处方药的“畅沛”通常用于难以戒烟的重度吸烟者,一个月药费大约700元,一个疗程需3个月,一个完整治疗周期需要至少2100元。如此高的定价水平,与国家医疗保险付费制度和基本药物“保基本”的初衷,显然还有很大距离。
肖丹表示,戒烟药物价格较高并且全部为自费,这对戒烟治疗的推广有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实施对戒烟治疗费用全部报销后,吸烟者使用戒烟治疗的比率会增加3倍,6个月后成功戒烟人数将会增加2倍。
肖丹介绍道,将戒烟药物纳入医疗保险,将有效促进吸烟者寻求戒烟治疗和进行戒烟尝试,从而提高戒烟成功率。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认为,我国戒烟药物整体供应不足。国外大部分戒烟药物被纳入医保,我国在这方面相对滞后,并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因为从预防的角度讲,戒烟是降低发病率、防治烟草导致疾病的最有效手段,可以极大节省医保支出。
本版文/记者 张莹
(责任编辑:罗浩 HN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