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河南郑州桐柏南路宽阔的道路当中,一棵千年古皂角树被人垒围墙保护起来。从外表看,古树树干早已裂开,但历经沧桑的古树依然吐露着新芽,为保护古树,有人用数根钢圈将裂开的树干进行捆扎加固。古树的北边竖立着一块儿石碑,石碑的正面镌刻着:千年皂角树,千年古树立大道,枝不生花腹生草等碑文。据悉,这棵千年古皂角树曾经是后河卢城中村的标志,随着城中村拆迁后桐柏南路进行拓宽工程,而古树恰巧处于新修的大路正当中。根据规划,皂角树要伐掉或移走,而后河卢村的不少村民认为:这棵皂角树是他们的“村宝”。经过一番热议后,市政建设方决定把这株树就地保护起来。(搜狐网,9月26日)

  能在市区主干道上保留一棵古树,这在郑州修筑城区道路史上还是第一次,能这样做的原因也许就是因为这棵古树见证了这个村庄经的变迁、村庄的发展历史,有着村里人们的最古老的记忆,有着对以前生活的怀恋。

  在紧锣密鼓的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空间、乡村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造城”运动中,城市边界不断拓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很多旧宅被拆,原住民搬进了成片集中兴建的小区,改变了原先的村落布局。但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定位不清,缺乏对本地区历史的全面认识,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应有感情,淡化地域文化特色,简单地将高楼大厦视为现代化的标志,实施过度的商业化运作,大拆大建,许多积淀了深厚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不复存在,一些名人故居或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使地域文化特色面临灾难性破坏,不仅割断了地域文化的连续性,而且不自觉地在割断历史,让本土的记忆淡化甚至消失,从而使城市变得“千城一面”,没有个性,成为“失去记忆的城市”。

  城市的记忆是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包括地理环境、文化景观、历史街区、文物古迹、民居样式、特产小吃、社会习俗等等,众多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和精神纽带,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城市的生命力和性格特征就存在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每一片空间之中。在城市的发展中,我们不能只追求城市的现代化、商业化,更要注重城市的内涵,城市的延续、城市的精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