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楠

    今年63岁的田希云如今已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名人了,因为他不仅是土碱烧制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还在今年6月去了北京,获得了“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获得“薪传奖”,田希云很开心,说“意义很重大”,但是他也坦言自己现在压力更大了,因为他所从事的土碱烧制技艺,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用处已越来越小,会做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怎么把这项技艺传下去,成了老田的一块心病。

    田希云说,新疆屯垦人用来烧制土碱的原料是当地戈壁滩上生长的野生植物碱蒿子,经过烧制之后生产出碱块,供人们使用。土碱的用处主要是去污和做当地的特色面食臊子面。这项技艺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芳草湖农场垦区、新湖农场垦区、军户垦区等地。

    田希云说自己很小就开始接触烧碱了。小时候每年一到七八月间,爷爷、爸爸和哥哥们就到戈壁滩上烧碱,自己就跟在他们后面,一会儿帮大人割蒿子,一会儿帮他们抱蒿子。“也许是耳濡目染吧,到十五六岁时,我也学会了挖窑,学会了看风向,学会了烧碱。”田希云说,用烧好的土碱洗头发又顺又滑,从不起头皮屑。他还经常把自制的土碱送给左邻右舍用。有一次在和面做臊子面时,他添加了一点儿土碱,做出的面滑润、色泽好,从此当地群众家中做臊子面都习惯用土碱和面,使面保持了滑润性和较好的口感。

    如今虽然还有部分居民在烧制土碱,但随着物质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土碱去污已成为历史。另外,这种工艺对当地的植被和环境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田希云说:“一般300公斤的碱蒿子才能烧制出10公斤左右的土碱,这样对绿色植被是一个很大的破坏。如何能在保护好环境的同时传好这门技艺,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这项技艺程序颇为复杂,为使工艺不失传,田希云已经将制作过程拍成专题片,,刻成光盘保存下来。另外,他还主动找到当地的一些年轻人,向他们现场展示土碱烧制的流程和用途,并详细讲解挖窑、火道、通风槽等各关键环节的操作过程。此外,他还计划在兵团连队建起一个“土碱烧制技艺展示基地”,用这种方式留住传统的文化,留住历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