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这壶水如何达到沸点
——关于“立德树人”实效性的思考
湖北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邀请老红军到校给孩子们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郭富斌 摄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这是对教育本质与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坚定遵循,是对教育根本性质和任务的新概括,它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讲什么理,如何讲理
令人遗憾的是,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高投入带来的却是低产出,有人戏称德育是“一壶永远也烧不开的水,难以达到沸点”。究其原因,我认为在于我们很少将德育的实际效果作为终极考量,很少思考诸如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什么人,怎样树人这些基本问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分析原因时曾说到,我们的学校德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一是不讲理,二是有理没讲好。我理解,德育之“理”,主要是指德育工作的特殊规律、固有属性、特征、原则等。所谓“不讲理”,就是我们没有按照这些规律、属性和特征来设计或制定德育内容,规划德育目标,导致德育内容空、泛、虚,德育目标高、大、远,缺少近、小、实、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所谓“有理没讲好”,主要是说德育的方式方法脱离了学生思想实际和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空洞说教多,感情触动少。80后、90后、00后等“新新人类”有一个特点:他们比以前的德育对象更为强烈地排斥成人社会的单方面强制灌输。他们本能上拒绝“不讲理”和“有理没讲好”的德育。
立什么德,如何立德?
“立德”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树人”几乎是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理念。我认为,当今时代,主要应确立以下三种美德:
立公民美德。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 它反映的是公民与国家、社会、他人以及自身之间在法律上的平等关系。立公民美德就是在青少年学生中培育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身份意识、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治意识、国民意识、参与意识、规则意识等)。
学校公民教育是一切法治国家实施公民教育最基础、最根本和最有效的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24个字几乎涵盖了现代中国人所公认的公共领域的全部美德。2014年4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特别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立劳动美德。劳动不仅能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魄,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创造力、身体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能培养其义务感、责任感和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自理能力乃至生存能力,克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劳动是德育的逻辑起点,劳动教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德育。立劳动美德,就是要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劳动方面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立民族美德。世界上凡是中小学德育效果比较好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是一个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立民族美德,就是要把民族德育传统和时代要求很好地结合起来,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和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唯如此,才能提高立德树人的可接受性。
如何立德?总体上讲,就是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与身心特点,贴近学生实际,科学实施。具体而言,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细处立德。《中庸》曾言“致广大而尽精微”,强调“尽精微”在涵养道德中的重要作用,今天仍具启发意义。正所谓“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道德观念并非封闭抽象的概念,而是蕴含于学生生活的细节里,体现在学生日常的行为中。将其细化为学生具体的行动目标,从学习、文明、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评价,从细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目标细化、态度细致、措施细密,才能起到润物无声、熨帖心灵的作用。
小处立德。长期以来,我们在制定和表述学校德育目标时,存在只有高度没有梯度、过于理想化的倾向,喜欢把一些虚无缥缈的、高大上的东西装进他们幼稚的大脑,不善于引导孩子脚踏实地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
在育人目标方面,中国传统德育历来强调“克己明礼,践行于微”。我们应确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着力构建“小目标,大德育”的机制,让孩子脚踏实地,在平凡中寻找伟大。
实处立德。求真求实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他们判断是非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合乎实际。这一特点客观上要求教育者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境施教。既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和思想品德现状出发,又要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教育力量的实际状况,灵活地确定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4年,教育部在新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中删除“爱党爱人民”等生硬、空洞内容,将作为公民教育的“爱国”内容修改为“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奏唱国歌肃立,升降国旗行礼,了解国情历史”。这种一删一改的变化,其实是结合了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广大中小学生容易记住、理解,更具有可操作性。
树什么人,怎样树人?
“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的不易。立德树人强调以德立人,树人以德。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追求。
树什么人?我认为主要应树以下四种人:
树身心健全之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很难表现出良好的道德态度和行为,一个自身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对自己都不负责、缺乏爱的能力的人,难以对别人表现出真正的关切、责任和尊重;一个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难以做到公而忘私和善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难以表现出勇敢。所以,无视“心育”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忽略学生心理基本状况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
树富有个性之人。中小学学生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特征,又有各自特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发育状况、认识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才能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这客观上要求教育工作者高度注意学生的个性特长,并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强化其特长,发展其特长。
树知行合一之人。就是要克服“知行脱节”的倾向,坚持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在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各门功课、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有益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的实践活动,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培养动手动脑能力,逐步学会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树开拓创新之人。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鼓励学生弘扬科学、独立、批判的精神,不迷信权威,敢于批判质疑,勇于创新创造。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
怎样树人?我考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途径:
文化树人。文化树人能收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独特效应。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核和精髓是历史上积淀和全体师生长时间创造并形成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精神气质、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观体系。其核心任务是形成“精神磁场”“价值大熔炉”和文化的“泡菜坛”,让师生首先被“精神磁场”吸引,进而被“大熔炉”溶化,继而在这种味道浓郁“泡菜坛”里长期受到熏陶、感染、浸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独特的气质和风范。
活动树人。近代法国教育社会学者涂尔干指出:“道德教育不应该硬性地局限于上课的时间进行;它不是一项限时限刻的工作,而是一项时时刻刻都要做的工作。它应该融汇在整个学校生活里,因为道德本身是与集体生活交织在一起的。”提高立德树人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体验、觉悟、醒悟与领悟,进而培养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活动树人能够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从而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
审美树人。德育实效低迷原因很多,其中忽视以美树人导致美的标准缺失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审美树人要求教育工作者将德育内容与形式进行审美化改造,在教育过程中成功展现价值与规范的文化智慧之美,展现道德人生的温暖、道德人格的崇高和优雅,使教育内容与形式都具有可赏性,使教育自始至终闪耀着“诗意的光辉”,焕发其本来就应具有的无限精神魅力,让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变成令学生愉悦的精神之旅、幸福之旅,让德育工作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这种有情有理有滋有味的德育,孩子们还会拒绝、抵制吗?这种滚烫的德育还不能达到“沸点”吗?
(作者刘从华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18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