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5日 星期天

  

“高等教育中的信息通讯技术”专家咨询会在南科大开幕

以教育信息化 助高校国际化

张凌 赵可

查建中

陈志文

邓伟强

郑安娜

韩蔚

熊建辉

付英宝

当新兴活跃的信息通讯技术与高等教育携手,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昨日,南方科技大学国际会议厅尽显高端国际范儿,一场主题为“高等教育中的信息通讯技术”专家咨询会在这里举行,国内外30多位重量级学者、专家、企业代表等聚集一堂,就如何更好地将信息通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等内容,展开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

会议历时两天,分为三大主题:信息通讯技术与高等教育治理国际化、信息通讯技术在高等教育运用中的路径与方法、高等学校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实现创新发展的案例与经验。

开幕式上,来自社会各界的领导、嘉宾分别致辞。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南科大UNESCO二类机构筹备工作组组长李铭说,依托深圳市的信息产业优势和南方科技大学的学术资源,深圳市积极申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并取得重要进展。深圳是一座创新型城市,特别在信息通讯技术产业领域,有一批国际知名的企业,希望这个二类机构能与深圳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使得国内外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资源在这里汇聚整合,并通过开放式平台分享给更多人。

市教育局副局长范坤表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桥梁,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深圳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教育的国际化是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对深圳教育国际化的关心和支持,推动深圳教育国际化提升水平,扩大影响力。深圳将进一步扩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方位合作,为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资深专家汪利兵说,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只用35年时间就发展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和IT中心,深圳同时是一个重视高等教育的地方,对南科大给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虽然南科大建校时间不长,但起点高,而且很国际化,最令人感动的是,这里的师资团队素质很高,充满干劲,精诚合作,“所以,由南科大来筹建这个二类机构是再恰当不过了”。

柬埔寨高等教育司司长莫蔼介绍了柬埔寨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并分享具体案例阐述了信息通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他表示,柬埔寨目前有大约25万大学生,在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方面,为东南亚地区增长最快的国家,极大地支撑推动了柬埔寨经济的发展。柬埔寨建立了在线学习中心,汇聚很多优秀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并和老挝、缅甸等邻国协同发展教育项目,帮助学员们在线远程学习,取得一定效果。

南科大UNESCO二类机构筹备工作组副组长韩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熊建辉博士、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付英宝、中国教育和科研网总编辑陈志文、华为企业业务教育行业总监邓伟强、教科文组织亚太理解教育中心郑安娜等作主题发言。

专家观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

信息技术提升职场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从信息技术在信息时代专业教育中的应用的角度,阐述了现代社会信息通讯技术对学生专业素质、职场就业能力提升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观察到,人力资源市场有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期望的工作,另一方面,职场又很缺人。”他说,2010年,世界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3位教授,对于这个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是——信息不对称,我们有很多数据表明,教育和社会产业脱节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他提出,应该大力发展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教育具备前瞻性,教育实际上应为三五年以后的职场准备人才,可惜的是,现在的教育不仅不能超前为未来的职场提供人才,而且落后于现在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师生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提出要求。

“信息通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应该是全面的。”他认为,从源头调查产业需求,到微观的教学过程,到对学生出口的跟踪都应该全面应用。新加坡国立大学一位校长曾对他讲,“高等教育、专业教育面临着海啸般的冲击,以前以书为中心,非常宝贵,我们把图书馆建得像教堂一样,让人家顶礼膜拜,教师变成了代言人解释书,变成以教师为中心,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被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所冲击。”

他认为,信息通讯技术在高等教育的运用中,仅仅是照本宣科,教育理念、机制、方法、内容等等还是没有更新,那使用的新兴技术不仅会看不到效果,还会更加糟糕,因为老师和学生都不动脑筋,认为知识从老师的电脑移到学生的电脑。所以,在我们的教育中,必须真正地改变教育形式,真正适应信息通讯技术,才能真正把教育还给学生,“如果依旧用昨天的方法教育今天的学生,就是断送了他们的未来”。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总编辑陈志文:

教育信息化关键需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到底是服务谁的,在中国教育和科研网总编辑陈志文看来,这确实是个问题,很多教育类网站、高校网站,实际并没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很难获得好的效果。他认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需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

陈志文在演讲中以多个教育类网站为例,讲述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这些案例,他表示,教育类网站和各类学校网站,重点应当放在学生身上,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才能获得认可。而国内很多这样的网站,往往并非如此,很少看到为学生服务的东西,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

自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教育行业纷纷开始转型,一时间在线教育市场风生水起。陈志文早前也表示,在高等教育阶段,在大学已经有部分学科可以通过在线学习进行学分互认,基础教育一定也将会有所改革。在线教育跟其他方面结合很紧密,也许会打破现在的教育学习模式,未来前景可观。

在昨天的演讲中,他表示,教育信息化当前需解决统一规划、管理和实施的问题,实现融合。同时,应真正做到为学生、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华为企业业务教育行业总监邓伟强:

抓住数字化机遇引领教育转型

通过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推广,今后的教育,将是一个虚拟化、高清、可互动的学习环境。华为企业业务教育行业总监邓伟强对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呼吁抓住数字化机遇,引领教育转型,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从而改变命运。

“我们希望用创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让优质教育资源随手可得。”邓伟强说,教育嵌在传统行业,在现在技术更新换代的状况之下,正发生深刻的改变。比如美国的数字教育有两万家学校,不用讲课,回答问题就可以,学生可以就在网上学习。

邓伟强说,技术让教育变革发挥更大的作用,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每个人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到知识。“不管是电脑还是笔记本、手机,都可以通过非常方便的网络访问到需要的知识,校园也虚拟化了,学生和老师可以建立虚拟社区,在教室、图书馆和家里都可以学习。”

在他看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正改变人们的学习模式,“以前我们通过课本学习,是比较被动的,现在通过这些技术多媒体化,让学习更加有兴趣,所以学生不再被动,教师也不再固定,知识不再难找。”他表示,这些将使得今后的教育,会是虚拟化、高清、可互动的。

据介绍,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讯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正与一些机构合作,构建最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解决方案,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理解教育中心郑安娜:

希望加强与深圳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理解教育中心郑安娜在主题演讲中,以她所在的机构为例,分享了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在教育领域中的经验。

据她介绍,成立于2000年的亚太国际理解教育中心是联合国的一个二类机构,在亚太地区有50个联合国成员国推进教育理解项目。他们的主要项目包括教育者的能力建设工作坊、国际教师交流、教育理解、研究和教学材料的开发。

明年,该中心会推广教育理解中心的远程学习项目,专门开发给高等院校的教学大纲,同时也开发一些在线课程给不同的学生和教师来使用。目前该中心和亚太地区的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未来还会拓展到非洲、北美、拉美和欧洲地区的高校。

“信息通讯技术对我们非常重要,可以让我们有机会更好让利益相关方在不同地区参与到我们的项目中,如果不用信息通讯技术,他们可能是我们很难触及到的群体。”郑安娜说,使用信息通讯技术,还可以让资料存储和保留更加高效,更好地适应他们的使用需求。

另外,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平衡,也可以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来提升项目参与能力,让内容开发和后续数据以及资料开发能够做得更加高效,方便我们更好地使用这些开发出来的内容。“我们要加强在信息通讯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这将会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去弥补信息鸿沟。我们有一些潜在领域可以更好地提升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能力。”她说。

她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教育2030框架行动方案”中,提出要推广教育公平,“我想通过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可以让我们的项目得到更好地推广,这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带动其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的作用,加强其他的二类机构之间的合作。我们也希望能够和深圳加强合作。”她说。

南科大UNESCO二类机构筹备工作组副组长韩蔚

高等教育须主动适应新技术

南科大UNESCO二类机构筹备工作组副组长韩蔚表示,在高等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事实上不是一个特别新的概念,但是它在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水平上的应用也是近年的热点问题。所以,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把信息技术应用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间,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中心主题。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公交车还是地铁上,身边的人看手机和移动屏幕的时间大大增加了。学生们通过移动通讯工具来获取信息、玩游戏的时间,也大大增加了。”她说,在教育教学中适应这种变化,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

对于在南科大筹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机构,在课程的实践路径上,她分享了3个方面的思路。

首先是充分开放资源,整合各方的教育资源,并在集合现有研究和开发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探索。

其次是在活动中更加注重移动学习的方式,把现有的资源进行专业课程集成,包括针对覆盖项目地区的一些在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补充建设、自动化设计下的课程不断更新等,这都是我们在对现有的一些网络课程进行分析之后探索出的基本思路。

第三,开发一些APP学习软件,建立更多在手机等移动工具上能够使用的平台,推动社会交往的学习,让大家更多地在学习群体中分享。同时还会做数据的收集和采集,,目前,南科大已经开发出来一个慕课的项目。

“南科大已经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她表示,南科大有着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的优秀年轻教师,他们有着很多新的观念。学校会在信息通讯技术方面开展教育资源和环境建设,初步建立整体的教学支撑系统;在课程建设上,将会开发一些适合的项目和课程;在学校的机制上,将探索课程在平常教育系统中的学分认定,同时,提高教师团队在技术方面的能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熊建辉博士:

教育信息化拓展个人学习机会

在信息通讯技术对学习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在教育治理层面应该如何思考教育信息化,拓展每个人的学习机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熊建辉在演讲中,从互联网+与教育改革创新的角度,分享了他对这个问题的观点。

他表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兴起,比如许多一流大学参与的慕课等现象,带来一个问题:教育和知识要当做全球的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政府承担权责,不是个人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理念、实践路径等提供新的可能。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这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理念不谋而合,对我们做好高等教育信息现代化有很大启示。对于教育,我们提出的目标是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他认为,在全球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平台建设进入“战国时代”,互联网+方面,“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三通二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市场推动的在线教育方面发展迅速。

“总体来看,对于传统的公立教育,互联网并没有带来很大的革命性变化,虽然它的影响力正在增长,但在市场化的产业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教育理念课程、智慧校园建设等仍面临挑战。”熊建辉说,所以我们提出促进教育互联网融合市场、发挥市场宏观调节的决定性作用,包括国家管理系统、大数据库、教育融资等等,也做了一些顶层设计的东西。“我们的重点是大数据、在线学习课程平台、教育试点项目等。”他说。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付英宝: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发展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付英宝在演讲时表示,信息技术对教育已经带来了很大影响,未来的影响将更加彻底、更具革命性,而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中,教师会是最核心的力量。

付英宝所在的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校教师培训机构,主要利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建立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和运作体系,组织开展高校教师的远程培训。

据付英宝介绍,该中心成立8年来,已经培训了60万名教师,今年培训的教师数量将达到20万名,规模较大。该中心还开设了近千门的高校教师培训课程,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高校。

“教师发展虽然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是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但是需要包括学校在内的各方面提供帮助。”付英宝表示,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发展,一方面提高了教师交流的机会,以前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师出去参加培训交流的机会较多,很多地方院校老师则比较少,现在他们不用出校门就可以参加;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教育发展不平衡,很多普通院校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老师,接触高水平专家的机会不多,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使普通地方院校的老师,也可以享受到全国最好的优质资源。此外,通过信息化手段,也可以节约很多出差、住宿的成本。

付英宝表示,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发展,未来应建立一个全国体系,让相关的机构能够互相合作,形成合力,形成系统。“英国的教师发展体系是很完善的,从国家到地区到高校形成了全覆盖,我们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张凌 赵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