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保协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的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汽研”)与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保研”)近日联合开展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安全指数”)研究,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基础上,经过多轮论证、完成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顶层设计。
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保险保险费率制定中,车辆安全性能已成为重要的车型定价因子。目前,我国商业车险费率改革渐入深水区,安全指数重要性凸显。不过,车辆安全性能作为车险行业费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直未能建立系统化体系,极大制约了车型定价的精细化发展。
中保协会长朱进元表示,随着商车费改的全面推开,保险行业急需对车辆纯风险和安全性进行深入科学研究。“商车费改需要专业的汽车研究机构来进行汽车安全性能研究,以支撑车型风险分级的工作。通过研究结果科学、公正、公平的对新车安全性能进行测评,进而为车险费率厘定提供重要数据参考。”他说。
据了解,2016年11月16日,在中保协的指导下,中国汽研、中保研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框架”。安全指数从消费者立场出发,从汽车保险视角,围绕车险事故中“车损”“人伤”,开展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性四个分指数研究工作,为消费者购车用车、车险保费厘定、汽车安全研发提供参考信息和数据支撑。
2017年,中国汽研与中保研将持续开展安全指数研究,为行业提供“统一尺度”。同时,车险行业将继续强化协同效应,逐步加强对汽车产业链的介入,充分行使客户代言人的职能,对于车险市场和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保研总经理贾海茂认为,不同车辆的车体结构、车辆安全配置和制造商技术能力,其安全性能也不尽相同。安全指数的推出能够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基于消费者使用场景,对在售或准备上市车型进行安全性能的测评。测评结果将用于指导消费和车险费率定价参考。此外,安全指数通过发现和研究车辆的安全问题,引导汽车生产企业优化和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从而达到持续推动汽车生产企业不断优化汽车安全水平的目的,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中国汽研董事长李开国表示,目前安全指数体系包括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目前选车考虑的几个主要维度,是近2年内上市车型的销量、车型保有量、车险出险频率。在此基础上,根据年度目标测试车型数量,综合考虑各车型级别、价格、车险承保量,初步确定本年度评价车型候选。配置选择标准配置为主。
此外,目前关于德系、日系、美系、自主等车型安全性能的争论很多。李开国表示,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一是消费者对车型安全信息的了解不全面、不对称。二是缺少客观、透明信息参考和引导方式,让消费者不能够直观地感受各车型的相对安全性。安全指数在权威平台发布,就是要引导消费者,促进汽车消费文化理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