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华向记者讲述收藏故事。 孙体雄 摄

  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园大门缓缓打开,眼前的景象十分特别:园中的文物有些安置得有模有样,有些杂乱地堆在地上,园中饲养的母鸡小鸡扑腾扑腾好不热闹。

  袁金华有些不好意思地让工作人员拿布将清代“南海会馆”横匾上的鸡粪擦干净,用乐东话对记者嘟囔了一句:“是有些委屈这些东西了!”

  这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占地20多亩的农家小院中,到处可见文物。连展馆门口的一张不起眼的长桌,都是清代早期中药铺里的物件。

  63岁的袁金华原为乐东黎族自治县邮电战线一员,他告诉记者,他对黎族历史文化收藏的兴趣,源于1974年,当时作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一员,他时常到黎村去演出,接触了一批老物件,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开始了收藏。

  和许多藏家相似,起初袁金华的收藏从一些古钱币、老碗及生活器具起步,后来逐渐扩大到几乎所有老袁认为能代表海南历史文化的东西。

  “我文化知识有限,对文物原来也没多少研究。”老袁说。不过,他有办法,他订阅《文物》、《考古》、《收藏家》、《中国民俗》等,碰到相似的东西,他就在这些刊物上划线,而后想方设法请专家进行对比。日久天长,老袁说“就上瘾了”。

  从文革中的秘密收藏,到后来的倾尽家财收藏,老袁的藏品越来越多,办公室、宿舍、老家的三层楼,大多摆了他这些东西。

  从2006年开始,老袁一边建设,一边将藏品搬到了早年买下的白沙河边的这20多亩地上,建设了白沙河谷本土文化园。建设园区、雇人看管、添置新藏品……哪一样都需要钱,老袁舍不得卖其他文物,就开始卖早期收藏的花梨,卖祖上留下的花梨。

  有心人天不负。老袁拥有了令人惊叹的藏品,有些藏品即便是省博物馆的专家也艳羡不已。他将藏品分为“山文化(黎族)”和“海文化(汉族)”两类,其藏品既有青铜环形璧等远古文化遗存,也有自战国至明清以来本土陶器为代表的崖州文化与感恩文化器物。

  在展馆,袁金华对藏品如数家珍,尽管已经一脸皱纹,,但他记忆力十分惊人,他能清楚地记得某一件物品是哪一年在什么地方收到的,是什么朝代的东西,在省博物馆或国内有无类似藏品,等等。

  “因为我是民间收藏,相对来说自由一些,有时间我就去跑,这些东西,有一件我就收一件,我在和时间赛跑,许多代表黎族历史文化的老器物已经在慢慢消失,有朝一日,你有钱也买不到了!”袁金华说。

  蛙锣、龙被、鹿皮画、藤编箩、木弓、舂米木臼……如果让袁金华一件件地解说,黎族的历史几乎将清晰地映画在你的眼前。由于展馆太小,许多藏品,包括黎锦和麻纺布只能卷着蜗居展台下。

  多位文博专家和外国友人到过老袁的本土文化园,看到藏品都惊呆了,一位退休职工家里看到这么多宝贝!

  老袁不想让文化都蜗在展馆中,他将其中一小部分放置园中,建设了“石祖塔”、“母系屋”、“南海神针”等户外景点。他唯一的愿望是,能建成一个像样的博物馆,在自己的身后,让这些宝贝能有一个理想的归宿。

  夕阳西下,金黄的余晖中,老袁向我们挥手作别。

  他的展馆上的一副对联“挖掘抢救本土历史文化 弘扬守护民族精神家园”,恰是这位老人毕生追求的写照……

  (本报抱由8月9日电)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