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永清 罗玉文 通讯员 陈析兴 文/图

“这是抗战时期八路军用的米斗,你们看,米斗的边上还写着‘抗日’两个字……”近日,在连城县冠豸山古玩城一家博物馆红色文化展区内,馆长巫中民手拿着一件抗战时期的米斗,向游客详细地介绍着(如图)。

“红色”收藏界里的热点人物

这家博物馆,有领袖风采,红土文化;有民间瑰宝,古籍沉香;更有民俗奇葩,方圆天地……伟人像章、语录、题词、钱币、纪念币、粮票、红军用过的军事用品等各种各样的“红色”文物以及四堡雕版、古籍、古钱币、服饰、帽饰、银饰等富有民俗特色的藏品上万件。“我的收藏主要是‘红色文化’和‘客家民俗文化’!”巫中民说。

谈起自己的藏品,巫中民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的许多藏品连国家博物馆都没有的,“比如说毛泽东像章钢模、四堡的古雕版、古书籍其中的某些内容以及中央苏区相当多类别的藏品等等!”他介绍说,“我有些收藏还是全国最多的,比如毛泽东像章钢模是最多的、中央苏区钱币、四堡雕版、雕版印刷出来的古书籍都是最多的!”他补充道。

如此多的收藏,也使他成为“红色”收藏界里的热点人物。近几年,闽西博物馆、闽西革命历史纪念馆多次向他征集藏品。而这些珍贵的文物,是他用了三十多年时间一点一滴收集起来的。

巫中民的女儿罗小卿告诉记者,巫中民经常利用工作之余,跋山涉水四处收购古玩和红色器物,并从中不停地研究客家文物和红色文物的历史和价值。

用文物来传播红色及民俗文化

“传统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相当大的一部分需要靠文物来传承,收藏文物就是收藏和传承文化!”采访中巫中民这样说。他说,要把文化传承下去就要把文物保护好,才能进一步的传承和挖掘。

巫中民认为,,把文物保护好并用馆藏的方法展示出来,既能使广大民众从参观中得到教育,又可以进一步提升民众保护文物的自觉性。“在参观中他们能受到文化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现在的人特别是孩子在这方面很需要!”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2011年,在开办冠豸山古玩城的同时巫中民建起了博物馆,他的博物馆都是免费对外开放的。从成立至今其接待的游客有10万人次左右,这其中有机关团体、有海内外的游客,其中最多的是学生。而在其带动下,如今连城已成为古玩收藏产业发展的高地,全县已有110多家古玩店,进一步保护和传播了闽西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

在巫中民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女儿也倾情于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并致力于旅游文化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