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 谢文婷】当地时间12月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旨在污蔑、干涉中国新疆事务的所谓“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后简称“法案”),要求美政府出台“侵犯人权报告”,针对部分中国官员进行制裁,并“限制某些物项的出口、再出口和国内转让”。《环球时报》记者仔细研读发现,“法案”内容毫无新意,依然用“双重标准”歪曲中国的治疆政策,对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视而不见。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样的“法案”出炉没有任何审核机制,非常不严谨。“美国代表着双重标准”,长期关注新疆问题的资深土耳其记者艾尔肯说,中国在努力确保宗教、语言、文化的安全,“美国却在努力摧毁”。
连番推出反华法案,美国政客们为何如此迫不及待?
根据《环球时报》记者看到的文本,“法案”有9个章节,核心部分包括“调查结果”“国会意见”以及一些针对中国的制裁措施,“法案”声称目的在于“引导美政策机构重视基本人权遭受严重侵犯的行为,包括中国在新疆实施大规模监控、关押超过100万维吾尔人及其他穆斯林少数群体等严重侵犯和践踏人权的行为”。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与参议院9月份通过的版本相比,众议院的版本一方面大幅删减一些旨在指责中国的“具体案例”,另一方面新增了“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更新声明”,“在《全球马格尼茨基人权问责法》下对中国部分高级官员的制裁运用”,以及“限制某些物项的出口、再出口和国内转让”章节。
实际上,在“法案”提交众议院之前,美国政府就迫不及待地出炉了一系列针对新疆的打压措施,比如今年10月,美商务部宣布将中国20家政府机构与8家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美国务院对中国部分官员实施签证限制。对此,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袁征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发布的行政命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宣布取消,而如果“法案”最终由总统签字成为正式法律,要废除掉就相当困难——必须要有充足理由,再经过国会讨论等一套完整的程序,甚至比立法更难。这是两者之间本质的差异。“‘法案’通过,就可以表明美国对中国新疆事务的干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美国国内来讲,无论是行政部门还是国会,干涉新疆就成了‘有法可依’,并通过长期炒作来插手新疆事务。另外,因为美国是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超级大国,某种程度上此举也会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签署在两院通过的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不到几天时间,美国国会又推“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相关议员何以如此迫不及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般来说美国国会上半年的会期比较繁忙,“如果现在不做的话,到明年也许得三四月份才能再考虑了,所以他们想要速战速决。而且一些议员认为在目前‘密集’打压中国的态势下,法案容易通过”。
原版本中的一些“调查结果案例”不见了,也许他们自己都不相信那些描述
本次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与此前参议院版本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删除了一些具体的“调查结果案例”。之前的那些“调查结果案例”只是分别以一个语焉不详的人名来命名,甚至将早已在《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中公布的事件再度歪曲“翻炒”,毫无可信度。
“现在华盛顿对华施压,其实已经可以说是‘两党共识’,沉默的大多数只能随之起舞,所以在他们看来,可能真的不需要太多借口就可以通过这个法案。”刁大明说,美国政客攻击中国的伎俩越来越狡猾,毕竟之前他们罗列的那些数字、案例本身也不可信,容易招致很多关于真实性的指摘,“所以他们何苦要增加一些可能被攻击的点呢”。
在众议院版本的“法案”中,只是以笼统含糊的语句来指责所谓“再教育营”,例如称“这些营地设施条件恶劣,缺乏医疗保障”。然而,《环球时报》记者自2018年起多次实地采访看到的事实是,新疆每个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的医疗设施都非常完备,均设置有医疗室,配备专职医生,可以每天24小时向学员提供医疗服务,小病可在医疗室就诊治疗,重症急症可快速送往医院救治。
记者发现,“调查结果”中列举的所谓“事实”基本没有确切时间、地点和信源,甚至出现“似乎”这样的模糊措辞。这些所谓“事实”的信源到底是哪里?《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法案”第五章节“国会意见”部分,提到“自由亚洲电台维语部记者报道新疆人权状况与政治局势的工作应得到赞扬”。
“这是一个自我循环。”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一语点破:“我相信反华议员们没有花任何时间来研究新疆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仅依据媒体一些零星、捕风捉影的报道,以及一些所谓听证会的‘证言’,就可以形成所谓的‘调查结果’。议员和反华媒体相互循环‘验证’,一唱一和,议员用自由亚洲电台、美国之音无端做一些报告,然后再被自由亚洲电台用来说是‘进一步的证实’。这是美国玩了很多年的游戏。”
本应是严肃的立法工作,这样的“调查”是否有相关审核?“确实没有审核机制”,吕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所谓“报告”的来源其实很多元,很松散,非常不严谨,而且没有任何人去监督这个程序。袁征也表示,其实美国国会不太在意具体案例是否属实,毕竟“它本来就对你怀有偏见”。
“10年前新疆话题就被拿出来过,但那时暴恐严重,他们不好太明确支持”
除了事实错误,美方惯用的双重标准同样不会“缺席”,而且两者经常同时出现。比如,“法案”炒作中国使用“高科技大规模监视设备”“预测性警务技术”来“侵犯人权”。众所周知,运用现代科技产品和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是国际社会通行做法,美国也不例外,“法案”却刻意忽略。
“中国的监视系统基于安全性。而美国的监视系统基于公民的隐私,他们暗中监视、分类,甚至将其出售给为选举机构工作的公司。”土耳其记者艾尔肯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将监控个人隐私定为非常严重的犯罪,但美国本身又使用非常先进的技术来监视民众。“多亏了斯诺登,现在全世界都知道美国政府如何未经许可就分析个人隐私信息来监视其公民。美国和西方国家之所以会批评中国,是因为中国使用监视系统来避免犯罪并简化社会生活。他们总是批评中国的安全措施和所谓‘禁令’,但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数据收集应用程序——脸书!”
艾尔肯认为,作为一个拥有关塔那摩监狱的国家,美国代表着双重标准,“美方反复使用相同的论点,并故意使用没有上下文的‘人权’话语。中国通过阻止激进的伊斯兰和恐怖主义来确保信仰、语言和文化的安全。中国在努力争取的,美国却在努力摧毁。”
另一个明显的“双重标准”例子是:根据公开信息,2014年至2018年,新疆累计实现231.47万人完全脱贫,农村贫困发生率降到6.1%。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都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与1952年相比,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扣除物价因素已经涨了200倍,人均生产总值增长37.7倍。然而,这些发展成果在美方“法案”及相关“调查”里毫无踪影。
“针对中国的指控和炒作几乎成了美国的一个‘政治传统’。”吕祥说,自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美方这方面的运作从来没有停过,差不多每十年左右,就会产生一个针对中国的新话题,然后这样的话题会延续若干年。“新疆话题不是第一次,十年前就被拿出来过,但那一次可能因为暴恐事件过于激烈,他们不好太明确支持。而恰恰就在中国新疆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三年多,没有发生任何一起暴恐事件时,他们又重新把新疆拿出来炒作。”
在“调查结果”之后,该“法案”扬言要在《全球马格尼茨基人权问责法》下对中国部分高级官员进行制裁,并要求进行某些领域的出口限制。“这些制裁从实际操作上来讲,就是过过嘴瘾。”刁大明说,比如“监控设备”,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在用,打击面太大,显然是任何一个理性政府都不会去操作的。“我觉得美国政客推这个法案是想让它像一把剑悬在那儿,未来对中美关系产生影响的可能不是贸易战,而是这些法案,无论哪一个总统将来想用它来对付中国就可以拿来用,影响非常负面。”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