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普通员工,莫名成了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读楼村三家种植场的“老板”,还因此背上巨额债务。而这3家登记在读楼村的种植场住所证明涉假、租赁土地协议涉假,加上伪造3员工虚假设立申请登记材料,属于典型的“三假”空壳企业。

  那么,这些员工是如何“被老板”,又如何背上巨额债务的?那些巨额贷款到底哪去了?近日,本报记者对这些蹊跷事进行了深度调查。

  1

  员工莫名背负巨款债务

  许先生是原柳州市信泰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泰公司)的员工。今年6月初,他突然收到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寄来的传票:融水柳银村镇银行(以下简称银行)起诉一家以他为投资人,名为“融水县和睦镇俊杰水果种植场”的个人独资企业(以下简称“俊杰种植场”)以及他个人,诉请连带清偿750多万元本息债务。

  此次被列为同案被告的,还有柳州市捷纳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纳公司”)和柳州市冠景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景公司”),其中捷纳公司法定代表人农女士是许先生在信泰公司的同事;冠景公司则由非信泰公司员工梁某和唐某分别担任法定代表人和股东。而许先生、农女士、梁某及唐某都称自己是挂名老板或股东,企业实际控制人是原信泰公司老板李某。

  此外,农女士和许先生一样,也有一家登记在读楼村的“融水县农雨水果种植场”(以下简称“农雨种植场”)。因农雨种植场于2015年6月27日从银行贷款480万元,信泰公司对农雨种植场进行了保证担保,而贷款到期未偿还,银行将农雨种植场和信泰公司等企业和担保的个人一起诉至法院,法院于2017年11月判令农雨种植场偿还480万元本金及71万多元利息。

  许先生和农女士说,他们只是普通员工,就是一辈子不吃不喝,也无法偿还如此巨额的债务。

(责编:李敏军、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