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592026热线消息:今天是“国际宽容日”,到底有多少人了解这个特别的节日?市民对宽容又有着怎样的理解?记者走上街头进行了采访调查。

昨日,记者走上街头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大部分人表示,对这个特别的节日并不知情,甚至一些市民惊叹竟然还有这么个节日。市民徐先生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坦言,真的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节日,随后好奇地打开手机上网查询了解这个特别的节日。

“这个洋节是刚设立的吧,是不是在这一天干什么事都能得到别人宽容啊?”在康巴什新区成吉思汗广场,一名中年女子先坦称自己并不知道这个节日,然后又好奇地询问记者。采访中,绝大部分市民都没有听说过何谓“国际宽容日”,仅有2名年轻女子表示在微博上关注过这个节日,但也不了解节日的真正用意。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国际宽容日”这个特别的节日知晓度较低,但说到宽容,不少市民都说得头头是道。大部分人都认为,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家住康巴什新区的王飞与妻子刚结婚一年,他认为,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宽容彼此的小错误,这样家庭才能幸福美满。市民杜女士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人,谁都会有毛病,谁都会做错事。但有时候,也许就是一句简单的“没关系”、“对不起”,就可以制止惨剧的发生,化解所有的矛盾。还有一些市民表示,宽容并不是一味的包容,而应该有度有底线。

据了解,“国际宽容日”设立于1995年,旨在强调在多元化社会里,应通过普及宽容方面的教育使人们平等、和谐、和平地生活在一起。其实不管是在社会大环境中,还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小环境中,宽容都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正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记者马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