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的历史曾经是争议的焦点,因为这座中国城市的建立和早期发展与沙皇俄国联系紧密。但是如今,哈尔滨的半殖民历史已经从争议的焦点转化为旅游、招商的卖点。

  美国圣约翰大学教授詹姆斯·卡特近期撰文指出,一百多年前的沙俄为了掠夺经济资源建立了哈尔滨市,而今天的哈尔滨市同样出于经济目的大力宣传那段特殊的历史。

  虽然哈尔滨地区自古便有人类居住,但真正将其拓展为城市的是19世纪末修筑中东铁路的俄国人。自此之后,哈尔滨的地表上陆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欧式建筑,外国人口数量也压倒了中国人口。哈尔滨名为中国城市,实则由经营中东铁路的俄罗斯人管辖。1917年的十月革命给俄国封建王朝沉重一击,使其无法延续在远东的势力。不承认苏维埃政权的北洋政府趁机接管了哈尔滨,但中国在“九一八事变”后再次失去了对哈尔滨的控制。

  卡特注意到,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被誉为中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而欧洲人在哈尔滨的历史被渐渐淡忘。为了进一步强调哈尔滨的中国元素,考古学者指出金朝的某个都城就建在哈尔滨附近——虽然主宰金朝的女真人并非中国人的典型代表。1998年,北京官方抵制了哈尔滨建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性会议,理由是哈尔滨由俄罗斯人建立的事实很难让一些人接受。

  同样在1990年代,随着哈尔滨重工业基地的地位逐渐弱化,旅游业和商业的重要性逐步上升。诸如《哈尔滨建筑艺术》等描写哈尔滨国际元素的书籍陆续出版。与此同时,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博物馆的新身份对外开放。在沉寂数十载之后,哈尔滨的异国元素重新步入大众的视野。旅游业开始强调俄罗斯人和犹太人在哈尔滨居住的历史,以及哈尔滨中欧结合的城区特色。唯一没有被怀念的异国元素是日本人的遗迹,比如731部队遗址和前身为伪满哈尔滨警署的东北烈士纪念馆。

  振兴哈尔滨的俄罗斯元素并不容易。卡特指出,诸如圣尼古拉教堂等俄罗斯式建筑已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而重建工程往往引发“缅怀殖民主义”的争议。圣伊维尔教堂的改造计划就是在争议中浮出水面的。根据规划,哈尔滨火车站将在圣伊维尔教堂附近增设站口,直通以教堂本身为中心的大型广场。由此,离开火车站、前往广场换乘市内交通线的乘客将从圣伊维尔教堂的五个“大洋葱”屋顶下走过。相比之下,百年前的哈尔滨市政府采用了截然相反的改造方案。从俄国接收哈尔滨之后,他们努力在火车站出口正面加盖中式建筑,希望中国元素占据来客对哈尔滨的第一印象。截止到今日,圣伊维尔教堂的改造计划还未有实质进展。

  俄罗斯人墓地是另一彰显俄罗斯元素的哈尔滨景观。近年来,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提高了哈尔滨市政府对东正教墓地的维护。此外,哈尔滨在2007年将百余名苏联红军烈士的遗骸迁往新址,并且由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出席迁址仪式。

  哈尔滨官方同时注重犹太人在哈尔滨生活的历史。在“犹太人精于经商”这一认知的驱使下,哈尔滨的政界、商界和学界掀起了一波文化攻势,明确要吸引犹太人投资。例如,哈尔滨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制作了题为《犹太人在哈尔滨的遗迹》的纪录片,不但赞颂了犹太人在商界和金融界的成就,也宣传了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人民对犹太难民的宽容。同时,哈尔滨政府还大力修缮了犹太人遗留下来的教堂、学校、医院和墓地。

  哈尔滨的异国风情对旅游业贡献几何?卡特转引统计部门的数据表明,尽管旅游业极力推销哈尔滨的异国情调,但近年来哈尔滨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尚不及青岛和大连,更无法与北京、上海和苏州相比。相反,哈尔滨国内游客的增长速度既超过了青岛和大连,又超过了苏杭。换言之,哈尔滨的异国元素并未吸引海外游客前来怀旧,,而是招揽了大批国内游客前来体验欧洲风情。

  卡特的研究认为,爱国主义和商业目的将哈尔滨的历史记忆带向了两个极端:前者过分打压了欧洲人在哈尔滨生活的历史,而后者又对其过分美化。对历史进行冷静分析的前提,是尽可能抛开对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哈尔滨的近代史,只有在摒弃意识形态、弱化商业元素之后才能受到合理的关注。

  【参考资料】

  James Carter (2011). The Future of Harbin’s Past. Itinerario, 35 , pp 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