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求 实 戴学军 ) 7月10日,《城市记忆》采访组从外地采访归来。为迎接格尔木建政六十周年,根据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从5月14日开始,《城市记忆》采访组历时近二个月,行程万余公里,先后在格尔木、西宁、西安、成都、长沙、合肥、青岛、济南、北京等地,寻访曾在格尔木各条战线工作过的老同志,真实地记录了格尔木历史发展中波澜壮阔的建设画卷和战天斗地、奋力开拓的感人事迹。
在老人们难以忘怀的回忆中,踏冰卧雪修天路,铸剑为犁垦荒田,风餐露宿找宝藏等可歌可泣的往事仍历历在目。从地窝子、干打垒的住宿条件到帐篷城、旱码头的城市演变,格尔木工委建立、唐古拉雪灾、哈萨克搬迁……一个个曾经熟悉而又难忘的回忆,一件件曲折而又感人的故事,从老人们的历史记忆中走出。六十年风雨兼程,几代人殚精竭虑,格尔木从建政之初西部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发展到今天初具规模的现代化高原城市,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奉献了青春和汗水,他们有的奠定了格尔木成长的基石,有的长眠于昆仑山脚下,《城市记忆》采访组本着力求真实的原则还原历史原貌,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六十年来格尔木的风雨沧桑,较全面而系统地反映格尔木历史发展的历程。
格尔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西藏的“旱码头”到青藏高原上的第三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格尔木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六十年的沧桑巨变,在一位又一位建设者的记忆里再现。1984年,慕生忠老人第一次回访格尔木,他说的最多的是:“变了,变了,真变了!”。1994年老人离世,5个子女把老人骨灰撒在了昆仑山口和将军楼;格尔木农业发展之初最大的难题不是开荒平地,挖沟建渠,而是土壤改良;格尔木建市之初,要实现从传统牧业到现代工业的转型,需要有大项目,大工业的支撑,于是青海钾肥厂得以立项建设;格尔木如何建设、建设规模多大,在五次的城市规划和修编中得以进一步的明晰;格尔木要振兴,教育先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政策,从陕西河南等地招聘教师,充实优化教师队伍……“聚宝盆”美誉的始因来由,青藏铁路西格段的通车,格尔木机场的首次通航,昆仑玉矿发现的始末,第一块灰砂砖出厂时的轰动,纳赤台小学高高飘扬的旗帜,从“青藏公路精神”到“柴达木精神”的积淀和演变,格尔木第一次成功获得“双拥模范城”荣誉,老人们每讲到一个个故事,都情不自禁……
两个月来,采访组冒酷暑、抓典型,先后拍摄和记录了四十位曾经为格尔木建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同志,记录下了老人们记忆中的格尔木往昔,拍摄了大量的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图片及录像带,文字记录万余字,格尔木历史资料收集工作顺利,经后期补充采访,制作修订后,预计明年将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