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之余,沈庆京都会打开手机,看一下几天前刚刚上传至网上的《迁台历史记忆库抢救计划》短片。这部14分26秒的短片,是近一年来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抢救迁台历史记忆成果的缩影。
“三年前我就有了抢救迁台历史记忆的想法。”沈庆京说,他希望拍摄、记录1949年前后迁台的一代、二代甚至三代的口述历史,期待通过抢救计划为大时代的悲欢离合留下历史见证,以此表达崇尚孝道的理念,让后代子孙都能清楚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哪里来。
从“有想法”到“开始拍摄”的两年间,沈庆京忙于为实现“迁台历史记忆库”而进行硬件规划。他在江苏扬州看好了一条街,希望这些“迁台记忆”拍摄完成后,可以定期在这里展出。
直至去年才开始组建团队进行拍摄。现在想来,沈庆京有些后悔:“因为时间不等人,有些老人在这两年已经离去,而属于他们个人的历史记忆,也随之被永远带走了。”
“如今,迁台老一代渐渐凋零,而二代、三代的历史记忆肯定不如第一代那么深。”对此,沈庆京深有感触,因为他自己就是随父母迁台的那一批人。
沈庆京出生于福建漳州,当时,他的父亲在漳浦教书。三岁那一年,他随着父母来到台湾,住进了眷村。
“当时,眷村里住着来自大陆各省市的迁台家庭,大家说着不一样的方言。我们家由于讲闽南话,在邻居们听来,我们的口音和台湾本地人一样,因此,我们也会被当作是台湾人。”沈庆京说,当时,台湾人认为眷村里的人都是外省人,而他住在眷村里又被当作是台湾人,因此,小时候的他常常有一种孤独感。
“这种口音的差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很容易产生一种区域间的隔阂,而这种隔阂,又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挑拨。”在沈庆京看来,如今两岸关系状态,与当年的这种“隔阂”很相似。“所以,我想做‘迁台历史记忆库’,就是希望通过视频资料,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两岸之间不应该有这样一种‘区域的隔阂’,大家都是一家人,当年是,现在也是。”
虽然作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董事长,大多数时间里,“迁台历史记忆库”的工作是由下面的团队在做,但是,沈庆京对于那些受访者的口述都记忆犹新。“有位老人,八十多岁了,还会哭着说想念父母,其实,越是年纪大的时候,这种感觉会越强烈。他们这一批人,年轻的时候离开父母来到台湾,但是年轻人嘛,你知道的,在台湾很快可以找到新的朋友,这种感觉没那么强烈,但是到了老年,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觉会很强烈。”沈庆京对此感同身受,比起年轻的时候,他现在对父母的思念、对原乡的感情都更强烈。
目前,“迁台历史记忆库”已经完成拍摄了200多人。“每一个人的口述都会做成视频资料保存下来。我们还在继续联系,争取一个也不落下。”沈庆京说,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口述者中的一员,讲述自己的“迁台记忆”。(本报驻台记者 李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