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环境技术大会高峰论坛现场
生态环境部自去年启动了“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等专项行动,涵盖了当前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七大专项行动的攻坚克难,离不开科技支撑。然而,目前存在这样的局面:有的地方政府面对环境问题缺乏有效应对,环保产业界没有前沿技术,科研机构有成熟技术却难以落地。如何打造一个交流平台,实现三方充分对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做这样的探索。
4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环境技术大会在上海举行。此次大会包括14日召开的2019中国环境技术大会高峰论坛,14日至17日举办的45场分论坛研讨会及300多场次的技术路演交流活动。来自生态环境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环保产业界代表约600人出席环境技术大会高峰论坛,而参加各分论坛研讨会和技术路演交流活动的超过4000人次。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
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中国已不可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就需要不断创新。生态环境科研机构需要创新,环保产业界也需要创新。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王志华在此次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正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攻坚期,污染治理的艰巨性日益凸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多重挑战,需要多方面保障支撑,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尤其重要。”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强调,技术的创新对环境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环境产业要保持少年心,用少年特有的执着和好奇,探寻环境技术的创新。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周国梅书记说,环保市场是政策驱动型市场,污染治理需求不断释放,政策利好频出,环保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把握好国内市场新机遇,还要瞄准国际市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此次高峰论坛分为五大议题,依次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保产业的使命担当”“科技创新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转化助力产业技术升级”“长江保护修复”“生态环保产业供给侧改革”。在每个议题的专家报告中都紧紧围绕着技术创新以及推动产业升级。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万军认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带来我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革的一个重要进程,包括监管体系、政策体系、法制能力以及保障社会行动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指出,党和国家特别关注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在加强长江全流域监管、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各方面,都急需引进一些绿色发展、低耗高效的技术。
生态环境部科技财务司科技处处长禹军介绍,为破解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难题,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生态环境部已在多个城市设立了驻点研究工作领导小组,也有总体专家组,在经费保障上建立国家、地方、社会、企业多方投入的机制,还建立了考核机制、会商与信息报送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
创新成果急需转化为生产力
生态环境科研机构悉心研发的先进技术,要成为生态环保铁军手中的有力武器解决环境难题,必须进行成果转化。本次环境技术大会的主题就是推动环保优秀成果的转化。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任勇针对当前我国环境领域中科研成果转化率和推广率偏低的问题,介绍将开通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服务平台,该平台能让环保企业、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校三方充分对接,让优秀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王志华表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利用自身平台优势,致力于通过大学术体系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学术体系包括学术交流、技术评估、成果转化以及人才推举等各个方面。
就当前大力推进的长江保护与修复专项行动来说,更离不开水利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长江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运行主任刘录三认为,现在总体思路就是以改善长江流域和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以推动水专项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以驻点研究团队为抓手,把沿线相关科研机构洒落的成果凝练起来,把分散的团队团结起来,共抓长江大保护。
在每个议题的专家报告结束后,还有嘉宾对话。相关领域环保企业负责人提出当前从业面临的困惑,并就此与专家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各方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这也证明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此次技术大会,为生态环境领域内政、产、学、研、用各方搭建了充分交流的平台,成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环保优秀成果展首次亮相环博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除了举办环境技术高峰论坛,还在上海举行的环博会上集中展示学会优秀环保科技成果。
4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环博会上,作为环博会的主办方之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了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环保科技奖获奖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等各方优秀成果参展。这也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科技成果首次亮相上海环博会。
本届环博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设立了约400平方米的展位。在环博会的E2展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中英文名称和绿水青山的LOGO十分醒目,门楼两侧分别展示了学会“自立、包容、求真、创新”的价值观和“建设国际一流学会”的愿景。
在学会展区内,几十块灯箱海报全方位、系统性展示了学会大学术、大传播、人才智库的全新战略布局和业务体系,并详细介绍了学会各项业务构成,充分体现了该平台在国家环境保护和科技发展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学会作为生态环境领域最高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单位,在展区中集中展示了荣获2018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获奖项目介绍。进入学会展区,来自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环保科技创新示范项目、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的多项先进环保科技成果通过仪器设备、沙盘模型、灯箱海报等形式集中展示,吸引了大批参观者驻足观看,并同参展工作人员进行咨询交流,现场人气高涨。
在学会专区的另一侧,“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几个大字非常醒目,大幅展板对工程中心建设历程、领域布局、发展成就等做了整体性介绍,吸引了观展人群的目光。
据工作人员介绍,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由原环境保护部于1998年启动,致力于解决重大环保科技问题,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是环保领域一支重要的“国家队”。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建设和已建成的环保工程技术中心有44家,在水、大气、固废、危废、噪声、监测、农村、生态等主要污染控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主办方希望通过环博会这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的行业影响力。
为促进优秀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本届环博会期间组织了多个场次的路演交流活动,。在“环境物联与大数据应用高峰论坛”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就如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升环境治理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进行了技术交流。国家环境保护创新技术路演交流会上呈现了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推出的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优秀环保创新示范项目。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创新技术应用案例分享会上,其中多家参展单位围绕精准监测精确治理、市政污泥焚烧等当前生态环境热点和难点问题,介绍其研发应用的前沿技术成果。多家环保企业负责人就参展设备和技术进行详细咨询,有望达成进一步的合作。
不忘初心,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将继续深耕细作,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推出更多优秀科技成果,助力成果转化,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更大贡献。(钟环科)
王志华秘书长做大学术体系助力科技创新与转化的报告。
环博会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所在的E2展馆参观者众多。
(责编:施麟、贺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