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志1.jpg

王有德。

  人物簡介:王有德,男,回族,64歲,1972年參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黨委書記、局長。30多年來,他外拓生存空間,內改經營機制,帶領干部職工以“寧肯掉下十斤肉,不讓生態落了后”的拼勁,營造防風固沙林60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在毛烏素沙地邊緣筑起了一道東西長47公裡、南北寬38公裡的綠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烏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擴。同時,摸索出了外圍灌木固沙林,周邊喬灌防護林,內部經果林、養殖業、牧草種植、沙漠旅游業“六位一體”的治沙模式。先后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治沙英雄”“全國先進工作者”“雙百感動中國人物”“建國60周年最具影響力勞動模范——時代領跑者”“國土綠化突出貢獻人物”“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者”等榮譽稱號。2014年,王有德退休后,發起創建了寧夏沙漠綠化與沙產業發展基金會,並擔任理事長。

  單一經營越干越窮,多種經營威力無窮
  我從小在沙漠地帶長大,家鄉幾萬人口在這裡生活,因為干旱少雨,廣種薄收,很多人靠抓發菜、挖甘草、放牧為生,生態環境破壞相當嚴重。那個時候,風沙從入秋開始一直刮到第二年五月才停歇,我們每年為清沙要付出艱辛的勞動。

DSC04304.JPG

白芨灘林場職工正在沙地上扎草方格。(照片由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王冠提供)

  1985年,我被組織任命為靈武市白芨灘林場領導。當時場子破爛不堪,職工收入也很低,造林治沙非常艱難。就拿職工的住房來說,晚上透過屋頂能看見星星,遇上下雨天,屋外雨停了,屋裡還在滴答個不停,沒有大盆,隻能用碗接雨水,接滿一碗倒一碗﹔當時職工家裡沒有通上電,吃水也是苦咸水……面對這樣的生存環境,場裡60%的職工都想離開。尤其讓我心酸的是,場裡的退休工人去靈武縣城(現靈武市)看病,隻能坐場裡唯一的交通工具——手扶拖拉機,因為是石子路,一路走下來顛得人肚子疼。
  職工的貧困生活對我觸動很大,我覺得,林業的發展,尤其是沙漠中的林業發展,離不開這些投身於此的職工。但為了讓他們能安心到林業發展上,必須得先解決好林場職工貧困的處境。我首先發動林場的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抵押貸款,在靈武縣城征了4畝多地蓋起了兩層小洋樓,讓8戶退休職工搬了下來,這一舉措很好地解決了老人就醫看病難、吃菜買糧難、孫子上學難等問題。

微信圖片_20180920090949.jpg

王有德與林場職工一起扎草方格。(照片由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王冠提供)

  經過一番實地調研,我覺得要治沙得先治窮,我提出了“跳出行業辦企業、圍繞主業抓副業”的發展思路,決定通過創辦多種經營,比如開飯館、修苗圃、辦車隊、承攬綠化工程、搞畜牧養殖等,用企業掙來的錢解決職工生計和植樹造林問題。舉一個例子:當年,我們鼓勵職工用沙柳條編成水果筐賣錢。記得當時職工的定額工資隻有2.82元,而一個編筐就能賣一塊錢,一個人一天可以編十個,把成本減掉還能掙日工資的3倍多。
  實踐証明,單一經營越干越窮,多種經營威力無窮。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們走出了一條“以林為主,以副促林,多種經營,綜合發展”的興場致富路。隨著經營狀況的好轉,場裡出台了職工住房補貼、職工子女上學補貼、產業發展補貼等一系列民生政策,既改善了職工的生活條件,也促進了職工增收,實現了“沙漠綠、場子活、職工富”的奮斗目標。
  科學治沙,才能實現治沙事業可持續發展
  通過多年的治沙造林實踐,我覺得,隻有堅持科學治沙、綜合治沙,才能實現治沙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DSC00716.JPG

王有德與林場職工一起扎草方格。(照片由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王冠提供)

  2000年以來,我們採取了一系列辦法措施。在治沙機制上,實行責任承包制和內部招標制,嚴格合同管理,採取了一定三年不變,限期綠化達標,實行包栽、包活、包管理、包費用,超額全獎,完不成全罰的管理措施,推行從育苗到造林、撫育管理、病虫防治一包到底的承包辦法,增強了職工的責任心。同時,通過機構改革,將一半后勤管理人員調整補充到生產一線。在治沙模式上,改變過去單一植苗、成活靠天的被動造林模式,變成現在的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三季造林的綜合治沙模式,重點總結推廣了草方格沙障治沙、雨季穴播造林、雨季人工模擬飛播造林、營養袋造林、秋冬延遲造林等5項技術和措施,克服了干旱少雨、風蝕沙埋不利因素影響,確保了造林一次性成功。如今,林場植被覆蓋率達到29%,沙丘前移速度明顯減弱,輸沙量減少到53%,局部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外志3.jpg

王有德正在查看辣椒長勢。

  通過多年的改革創新,我們成功探索出了外圍灌木固沙林,周邊喬灌防護林,內部經果林、養殖業、牧草種植、沙漠旅游業的“六位一體”防沙治沙模式,先后建起沙地果園5000多畝、苗圃5000多畝,每年反哺治沙1000多萬元,極大地改善了林場生態環境和職工生活條件。
  我剛到林場的時候,林場固定資產還不到40萬元,林地面積隻有13.9萬畝,到2014年我退休的時候,林場固定資產達到1億元左右,林地面積也達到了148萬畝。
  過去都說“金買賣,銀買賣,不如土地上翻來的土塊塊”,我們真正嘗到了甜頭,每棵樹上都是錢,隻要你肯努力干,沙產業就能讓你富起來。
  要為銀川東大門構筑一道綠色屏障
  2014年,我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雖然退休了,但我放不下從事了近40年的防沙治沙事業。

外志6.jpg

荒山治理。

  白芨灘目前仍有60多萬畝荒漠尚未治理,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再說了,我工作了幾十年,有一定的經驗基礎,不能把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學到的東西廢棄掉,我決定繼續發揮余熱。經過一番努力,我發起成立了寧夏沙漠綠化與沙產業發展基金會,基金會與白芨灘防沙治沙林場簽訂了《沙漠綠化生態治理協議書》,決定在毗鄰銀川河東機場的馬鞍山荒灘區構筑起一道綠色屏障。這裡大概一萬畝地,過去都是爛窪地、大深坑,水土流失嚴重,更重要的是坐在飛機上就能看到,嚴重影響寧夏對外的形象。

外志5.jpg

荒漠變綠洲。

  我們不拿組織一分錢,也不向組織提要求,利用沙產業“反哺”自身造血,4年來累計治理荒灘面積達到了4000多畝,還發展了一個600多畝的苗圃,同時利用社會公募資金進行荒山治理,通過削高填低、換土清沙,構想中的生態植物園、公益林園、採摘園、養殖園、森林康養中心也雛形已現,預計再有3年時間,這一萬畝地我們會全部拿下。
  我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天一亮就想出去干活,天黑了還不想回家。以前沙漠綠了就高興,現在想讓社會共享治沙成果。下一步,我想為貧困山區、貧困沙漠地區進行募捐。比如有的村子很窮,就給他們捐上一片經果林,我們提供苗木並親自去建園﹔在風沙侵害嚴重的地方可以募捐建一片防風固沙林﹔給在建的學校、福利院等提供綠化服務……

外志2.jpg

王有德向記者講述沙漠植綠的故事。

  作為一名林業人,我希望大家都能為沙漠綠化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寧夏山川變得更加秀美,讓老百姓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寧夏新聞網記者 楊洲 王雪玲/採訪整理  楊洲/圖  葛龍/視頻)

(責編:吳隆重、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