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产业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分析

  中国足球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足球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我国足球产业自1994年实行职业化以来,经历了不少挫折,也取得了不少成就,近期逐渐步入正轨。

  1994年4月,万宝路全国足球甲级联赛揭幕,甲A与甲B共有24个俱乐部参加,标志着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正式开始运作,赛场观众空前踊跃。竞赛表演业作为足球产业的主业,在我国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很快就陷入了低潮,并于04、05年跌入低谷。从96年场均平均人数的2.43万人次,锐减到1.10万人次。2004年,甲A升级为中超联赛,增加了多项准入制度,旨在规范俱乐部。

  2006年4月,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足球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中国足协与所有中超联赛俱乐部共同出资成立了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首届中超时计划参与球队只有12支,且没有升降级,此后逐步扩军到了16支,并恢复了升降级。2010年恒大集团入主广东足球更是给足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自此,联赛开始复苏,上座率逐年回升。时至2013年,上座率已回升至场均1.87万人次。

  全中国有3亿球迷关注中超联赛,他们中大多数又同时是欧洲五大联赛的球迷。多达1050家媒体、7000名职业体育记者报道。10年甲A平均电视观众每年15亿、中央电视台收视率1.78%、地方电视台收视率7.3%,平均每年现场观众2620万人次。中国足球联赛曾向亚洲53个国家和地区转播。2008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突破0.5%。2012赛季16支中超球队本赛季投入综合逾30亿元,平均每对投入2亿元,创下中国职业联赛单赛季投入的新纪录。综合而言,现在中国足求处于一个极佳的外围环境中,天时地利人和,中国足球也许腾飞就在今朝。

  中国足球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建设表示各城市现有的足球俱乐部的建设和基础设施情况。分析时,主要考察某城市在2015年拥有的入围中超、中甲等联赛的俱乐部数量、足球场、足球学校的建设情况等,结合各项指标的权重和得分,得到该城市在基础建设指数上的总分。研究发现,大连的基础建设得分最高,为86.41,其次是北京、广州,而宁波、哈尔滨、重庆的得分较低。

  

中国足球产业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