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的希望! 中国中学生国足夺亚洲亚军

创佳绩!喜获亚军

不辱使命的希望

记者马德兴韩国庆州报道

5月30日,第44届亚洲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在韩国庆州结束,第一次由纯学生军组成的中国中学生国足队,尽管决赛中0比3负韩国队,仅获得了亚军,但这已经是中国中学生队近些年来在这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了。尤其是考虑到这支队伍集训时间较短,应该可以说是“不辱使命”了。更何况中学生组建“国家队”本身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中国学校足球的发展很有启发。

“学生军”难以两全其美

当前,国内正全力开展“校园足球”,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多根本性的认知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就以这项赛事而言,很多人并不清楚“亚洲中学生足球锦标赛”为何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很少有国际比赛的交流机会,也正因为此,这项赛事从1970年开始正式创办,前期一直是亚洲最高水平的青少年赛事。(注:日本未加入该组织,因而从未参加过这项赛事。)

即便是到现在,这项赛事的竞技水平也依然很高。就以第16次夺冠的韩国队为例,韩国高中联盟从全韩国的180多所足球传统学校中选拔产生的20名球员,未来可以进入到大学高水平队伍中。不仅参赛之前组织了两周集训,今年早些时候还曾组织过至少3次集训,在3月还专门前往日本参加了一项国际邀请赛。而已经14次获得冠军的泰国队,此番则是从全国10多所学校中选拔产生了20名球员,有1人已经在泰国超级联赛中踢球,11人则在泰国第三级别联赛中踢球,10号索姆基亚特·昆米去年曾在莱斯特俱乐部的梯队里受训六个月。

再说中国队在半决赛中击败的马来西亚队。这支队伍是从大马国内五所体育专业学校里选拔出来的球员组成的。这五所学校类似于中国过去的“体校”性质,经过筛选,组成从12岁到18岁各个年龄段的队伍。而且,学校所开展的不只是足球项目,由马来西亚的教育部与体育部联手组织。马来西亚国家U16少年队就是从这五所学校里选拔出来的。

尽管都是“学生”身份,但其实中国中学生队的“学生”身份更浓一些,像泰国队和马来西亚队的学生,其实已经和国内过去的“专业运动员”一样。而在韩国,记者走访了蔚山、浦项、水原等足球开展相对不错的学校,发现韩国的高中生球员都是“踢球为主、学习为辅”,但学业基本保证及格以上。譬如,当记者走进去年韩国高中联赛冠军——水原工业高等学校时,校队的学生正与一所大学的代表队进行热身赛,站在操场旁边,可以清晰地听到旁边教室里的上课声!这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没有足够的时间做保证,训练、比赛也就无法得到保证。指望国内所开展的“校园足球”未来能够为中国足球培养出优秀的竞技人才,恐怕只能是一种奢望。

普及基础上更需提高强化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此番由中学生足球协会组织的“中国中学生联队”,应该说是当前国内校园足球发展情况下的一种大胆“尝试”与“创新”,即在那些相对有足球传统的学校中选拔优秀球员,组成中学生自己的“国家队”来参加比赛。

以往,中国队也曾参加过亚洲中学生锦标赛,但基本都是以地方某所学校校队作为代表。此番中国队20名球员来自国内五所高中,包括人大附中、广州五中、河南实验中学、重庆七中以及深圳翠园,这些学校都是足球传统学校。与广义上开展足球的学校有所区别,与目前教育部筹建的8000多所所谓的“足球特色学校”更是毫不相干。

可以说,这些足球传统学校在当前轰轰烈烈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中,应该更好地起到“提高”与“强化”的带头作用。遗憾的是,此番中学生联队代表中国参赛,但相关主管部门居然不愿意出一分钱,让队伍自筹经费。如果不是卡尔美此番专门拿出80万元赞助经费,中学生联队很有可能因为经费问题而无法参加这项赛事!作为中学生足球协会的上级主管单位,中学生体联这次倒是积极支持,授权中学生足球协会与赞助商签订协议。

相关部门可以洒水般去给那些做“足球操”、跳“足球舞”的学校拨出专门经费,却不愿意给真正开展足球运动的中学生联队拨出一些经费。这不得不让人质疑:如今国内搞得轰轰烈烈的“校园足球”,其真正意义和目的究竟何在?

比,然后知不足。当中国的学生军在洲际赛场上为我们的校园足球争取到一定荣誉时,试问相关的主管部门,又在做些什么?尽管校园足球的主管部门不再是中国足协,但很遗憾,过去这么长时间以来中国足协的诸多现象与做法,同样在现在的教育部门再现。作为一名关注了多年中国足球的足记,除了感慨之外,恐怕就只有无奈。但是,我们的小球员、我们的学生是无辜的,甚至可以说,这一次他们“不辱使命”!

据悉,中学生联队此次在亚洲中学生锦标赛上的表现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中国足协已经正式向这支队伍发出邀请,希望该队参加今年11月的全国U17“冠军杯”赛。“冠军杯”赛是中国足协青少部主办的全国U系列联赛、锦标赛等各项赛事的冠军、中国U17国青队等参加。

裴恩才:学校足球应更有针对性

记者马德兴庆州报道

由纯学生组成的中国中学生联队第一次参加亚洲锦标赛,虽未能问鼎,但亚军已是中国队在这项赛事的最好成绩了。中国队上一次夺冠是在2003年,不过当时是由专业代表队组成。担任本次中学生联队主教练的裴恩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生球员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但最大的问题是训练时间不够。

“跟韩国队、泰国队等相比,我们是有差距的,无论整体还是个人能力,但是,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训练时间不足。”裴恩才向记者表示,“我也是第一次带队参加学生军的比赛,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有些‘夹生’,在比赛中,球员表现得很业余,很多东西做不出来。但同样是学生球员,不管是韩国队还是泰国队,有那个‘足球味’,很会比赛。无论是对抗中还是紧逼情况下,球员的个人能力都能够正常地表现出来,而且战术素养很高。”

“相比之下,我们队明显训练不够。首先是准备时间不够,在到韩国之前,,只有8天的集中准备时间。在3月,曾搞过一次10天的集训。总共18天时间,准备这样一项赛事是远远不够的。譬如,我原计划是一天两练,先把体能拉一拉,但第一天两练下来后,队员就说不行了。我一看没有办法,只能放弃原来的计划。通过这次比赛,我就感觉到,如果我们能够有四周左右的时间展开训练,体能有储备,在整体的技战术方面完全可以表现得更好。相比而言,我们的球员还是有一定的基础,也有些技术,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因为时间短,所以没办法,我只能从集中的第一天开始,就给队员们看欧冠比赛录像,边看边和大家分析。应该说,这次比赛中做得还是不错,但如果能够有更多的训练,效果会更好些。队员们的理解还是不错的,问题是实战中,技战术动作做不出来,因为缺练。”

裴恩才表示,从这次比赛来看,不管韩国、泰国还是马来西亚,都是在走“精英”路线,“我们的学校足球要有更大发展,必须要在这方面认真思考一下了。如果还是像现在这样停留在‘玩’的阶段,而不是有针对性地,对那些有一定基础和底子的加强训练,可能就错过了成长的机会了。”

根据安排,中学生联队今年8月将再次集中参加北京杯国际邀请赛,但队伍所面临的依然是没有集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