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特别报道】遗体美容师刘光粉:用双手温暖一份冰冷的职业 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满意

作为生命的最后一站,殡仪馆历来神秘,甚至令人生畏。而在殡仪馆工作的遗体美容师们,因为与逝者近距离接触,更是经常遭到外人的误解和排斥。但他们为逝者带去最后的尊严,让逝者家属得到一丝慰藉,这给了他们坚守下去的理由。

清明节之际,记者探访了这群特殊又普通的工作者,倾听遗体美容师这个神秘职业背后鲜为人知的点点滴滴。

“一定要试一试”

“让死者安详走完最后一程,让生者减少悲痛。”遗体美容师刘光粉这样理解自己的职业。

作为施甸县殡仪服务中心唯一一名女性员工,这项在外人眼里略显神秘、有时还显得有点忌讳的工作,刘光粉已做了5年。

15年前,刘光粉从腾冲远嫁到施甸,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她多次碰壁,也让她心灰意冷。

2012年,施甸县殡仪服务中心招收遗体美容师。面对这个就业机会,她犹豫了。

“殡葬”,对她而言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生性胆小的刘光粉十分清楚,如果选择这个特殊行业将会面对什么,自己能战胜这份恐惧吗?

其实,让她纠结的不仅仅是这份恐惧,还有家人的态度。她担心的,是会给儿子和丈夫带来困扰。

“一定要试一试。”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刘光粉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理由很简单,这份职业不仅能够解决就业问题,还可服务社会,推进殡葬改革,实现人生的价值。

丈夫很体贴,看她有些压力,就跟她说,开心就做下去,不开心就回来。

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刘光粉第二天就到县民政局报了名,并顺利被录用。

“既然选择了,我就要坚持下去。”

回想起第一次接触遗体的情景,刘光粉记忆犹新。

当时,一位老人在交通事故中不幸离世,遗体被运到殡仪服务中心进行处理。同事发现刘光粉有点恐惧,劝她下次再参加遗体的处理,但刘光粉明白既然自己做出了选择,迟早都得要面对。

婉言谢绝了同事的善意后,她穿上工作服走进了遗体处理间,开始第一次遗体处理操作。

就在这一过程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遗体的脚是严重骨折,刘光粉去帮他穿鞋子时,感觉他的脚动弹了一下,刘光粉被吓得一声惊叫,让同事不知所措。

几秒钟的沉寂后,同事们缓过神来,一边安抚着她,一边将她劝离了遗体处理室。

作为一名遗体美容师随时都要与遗体打交道,这份恐惧还能让刘光粉坚持下去吗?

随后的日子里,在同事的安慰和帮助下,她渐渐克服了心理的恐惧,遗体处理工作从一例、两例到更多……

“既然选择了,我就要坚持下去。”刘光粉说。

“我们从事的是一份高尚的职业,无须回避。”

“你害怕么?”

“面对遗体,我们也有恐惧感。但这工作总要有人干。现在更多的是对逝者的一份责任感。”刘光粉说得很坦然。

“死与生一样,同属于人生中两个最重要的节点,我们从事的是一份高尚的职业,无须回避”。

多年来,她一直怀着敬畏的心,发挥自己的工作特长,让每一位逝者都带着尊严和美丽离开。

从一开始对职业操守的尊重去努力完成工作任务,逐步演变为对生与死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刘光粉慢慢地体会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尚未被广大群众认知的善举,是一项服务人生“最后一公里”的职业,虽然不能见证人生的起点,却服务好了人生的终点。

“带着最大的尊重,尽最大的可能”

从主持悼念到走进遗体火化车间参与遗体火化,从接待丧属、疏导丧属到业务介绍讲解生死观......刘光粉的身影无处不在,穿梭于殡仪馆的每一个角落。

这份坚守,刘光粉说都来自逝者家属的肯定。

2014年,殡仪馆接到紧急电话,在施七公路发生车祸,必须立刻前往接运遗体。

由于是车祸事故死亡,家属希望殡仪馆进行遗体修复美容。刘光粉看到遗体后发现右侧脸颊有手掌大小的糜烂,面部皮肤不同程度地变色、脱落,导致嘴唇脱水变形,下肢已被撞断……

面对丧属期盼的目光,刘光粉只有一个信念,让生者满意,让逝者有尊严地安息。

消毒、清创,努力还原逝者的样子,一针一针地缝合,一点一点地连接复位……整整4个多小时,逝者生前的原貌再次呈现在家属面前。

家属的泪水夺眶而出,紧紧握住刘光粉的手,千恩万谢。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虽然双手触碰的遗体是冰冷的,但是当丧属给予的回应是一次又一次有温度、有力量的双手时,刘光粉知道这是在被肯定。

“逝者走得安详,活着的人感到欣慰,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刘光粉说,在殡仪馆,她见多了生离死别,人和人之间真切的情感最让她感动。“带着最大的尊重,尽最大的可能,让逝者干净、舒适。除了技能,更重要的是有一颗温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