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租房新政,既要让投资者“有利可图”,也得防止投机者“搅乱”周边社区正常生活;既要算清去库存的账,也得开对治城市病的方,还得下好城镇化的棋,还真考验统筹平衡的艺术呢

  周末聚会,一个朋友担心地问我,“国家允许‘商改租’,不会导致群租房土重来吧?”

  朋友的担忧源于前年的一次拆违。他所在小区的一栋商用小楼竟被隔断成200多间不足10平方米的“鸽子笼”,租给了500多名房客。朋友对那栋楼里的电线蜘蛛网至今心有余悸,时不时感慨,“群租房真可怕,万一着了火,全小区都会遭殃。”因此,5月初“国家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的消息一出,朋友就慌了神儿。

  其实,,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允许商业用房改为租赁住房,无疑是用结构性方法解决楼市结构性难题的有益尝试。

  一方面,这能减轻库存压力。当前楼市分化特征明显,不仅表现为三四线城市住宅去库存压力远大于一二线城市,也体现在商业地产的去库存压力远大于住宅市场。截至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3月末减少826万平方米,可减少的主要是住宅,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反而增加了38万平方米。

  另一方面,这也能弥补住房租赁市场的短板。目前我国租赁市场涉及人口在1亿人以上,规模逾万亿元,但大城市内房屋租赁供不应求且秩序相对混乱的局面没有得到缓解,亟须机构租赁者将市场做大做强。

  不过,朋友的担忧也并非杞人忧天。“商改租”势必要改变规划和房屋结构,重新隔断出租,这无疑是对以往住房市场严格规定的一次让渡。过去严格规定时,都不能避免利益纠纷与人身伤害,如今“放开”了,究竟怎么放,让渡究竟让到什么程度,就更得理性研判,清晰界定。

  放开的是市场,既得让投资者有奔头,也得让投机者吃苦头,厘清放与收的边界更为重要。“商改租”让过去明令禁止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获得了“准生证”。既然“准生”,就要“拆路障”,涉及土地转性、规划调整、房屋结构变化等相关政策的调整就得蹄疾步稳,从而鼓励企业在产品、服务和盈利模式上大胆创新。但市场放开也难免引来浑水摸鱼的投机者。要防止那些有安全隐患的群租房“拉大旗作虎皮”,就得在“放”的同时,出台清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和监管规定,给投资者送上“指南针”,也给投机者戴上“紧箍咒”,引导市场秩序,挤压不法竞争的生存空间。

  让渡的是利益,既得让投资者尝甜头,也不能让原住户受委屈,平衡相关方利益十分关键。“群租房”屡禁不止,也与长租行业税负相对较重有关。正规机构出租房屋要缴纳营业税、房产税、所得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累计超过租金收入的20%,净租金收益率不足3%.没有政策支持,正规租赁企业很难挣到钱,反倒给偷税的非法“商改租”“隔断群租”钻了空子。不让劣币驱逐良币,就得从税收优惠等方面多下点功夫,让响应新政进入市场的投资者能受益。与此同时,房屋性质和结构的改变,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收益、租赁者个人的安危,也关系到社区的居住品质,以及周边居民的房屋资产价值。原本的商业配套,如今要变为租赁住房,变动的不仅是规划,也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既得利益,“变不变”“怎么变”究竟谁说了算,这也考验监管部门的智慧。

  想想看,这租房新政,既要让投资者“有利可图”,也得防止投机者“搅乱”周边社区正常生活;既要算清去库存的账,也得开对治城市病的方,还得下好城镇化的棋,还真考验统筹平衡的艺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