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习近平

  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恢复高考、设立教师节、“双一流”建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70年来,教育领域的共和国高光时刻,一次次点亮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心灯。这盏灯,有亮度更有温度。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高等教育精英化到大众化、普及化……这盏灯,温暖了人民群众渴盼更公平、更优质教育的愿望,体现了党中央为人民办教育的初心。

  1956: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

  1977: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全国约570万人参加考试,27.3万人被录取。2014年启动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

  1995: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011: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省级行政区划全部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国家验收。

  201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例首次超过4%。

  2015: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6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80所,我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

  2016: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2018: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见证高教的崛起

  作者:钟秉林(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亲历了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等院校合并、高教管理体制改革、“211”工程、“985”工程、新世纪教改工程等一系列重要事件。近年来又参与了“双一流”建设的遴选、启动、中期检查等工作,也在从事“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的相关研究,对“双一流”建设,有几点体会。

  “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里程碑。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采取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尤其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了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高等教育作出新部署,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137所高校进入首批建设名单。在教育资源配置有限、高等教育规模庞大的前提下,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充足的动力。“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使命。

  “双一流”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教育发展正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教育国际化进程等都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新挑战。与过去相比,“双一流”建设更加强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比如,强调择优遴选,坚持质量标准;强调动态调整,体现滚动竞争;强调立德树人,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重要内涵;强调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协同创新机制和统筹协调机制;强调绩效评价,体现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推动“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结果为导向、持续改进、多元参与的评价理念。明确“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注重导向性,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在评价方式上强调不同高校、学科的分类评价,尊重差异。加强“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研究,面向问题,扎根实践,拓展研究视野,加快“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难忘命运的转折

  作者:郝一民(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统一高考的恢复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步。我们这些1977、1978年考入大学的大学生,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者。

  我们这一代人,整个中小学教育是残缺不全的。但因为对写作、对读书的热爱,让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大学梦。高中毕业后,自己突然从一个充满梦想、满怀激情的中学生,变成一个在田间地头“修理地球”的大队社员,心理落差太大了。那个时候,我的内心极其迷茫,心情极其低落。

  恢复高考让我的人生出现了转机。凭着一直对文学和写作的爱好,我突击复习了几个月,考试成绩高出录取分数线,而且参加了体检。但是,由于我的社会关系中有地主成分,政审没有通过。

  转眼到了1978年,高考招生又要开始了,而且政审完全放宽。这实在是一大惊喜。一个月后,我的所有努力换来了理想的成果,我如愿考入廊坊师范专科学校。从此,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大转折。

  实际上,当时有连续三届曾被耽误了十年的考生踏入大学校门。恢复高考使我们有机会进入大学,从此改变了个人的命运。

  那是一个国家非常需要人才,恢复高考又培养出大批人才的年代。终于恢复的高考,注定了迈入大学殿堂的学子们今后人生的不平凡。他们抖落身上的历史尘埃,成为新时代的创造者。

  为了记住那个重要的年头,也为了把我们这一代的拼搏精神和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记录下来,传播下去,我们邀请1977、1978、1979级的大学生,撰写回忆录,主编了《在历史的转折点》一书,力图真实记录恢复高考对于我们每个人命运的改变和人生的转折,真实记录“八十年代新一辈”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从这些回忆录里,可以看到那一代天之骄子的拼搏奋斗,看到大家取得的成绩和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回忆起40多年前那个改变了我一生的日子,真是永远不能忘记!

  筑牢育人的导向

  作者:徐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12年了。把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为“做一名让学生终生难忘的陪伴者”,成为学生找得到、聊得来、信得过的青春守护者。这一选择的过程没有困难,但有困惑,因为有外部的不解甚至是质疑。

  2008年,我刚到大学任思想政治辅导员。这是最一线的思政工作岗位,衣食住行、学习、就业、卫生、安全、思想、烦恼都管。别看啥都干,但缺少认同感。有学生跟我聊天,核心内容就是劝我辞职,比如“干点啥不好”。有的学生怕我找不到人生方向,还给我详细规划,比如“你可以去做翻译啊,搞培训啊,实在不行你去说相声也好啊”。

  人生路上,很多时候你的选择和别人的判断不一致,可能需要回应,也可能只需问心无愧的坚守。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非常荣幸,我作为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并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工作。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给了“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评价。这是信任,更是期待。

  新闻播发的当晚,学生们纷纷发来消息,说第一次在这么重要的场合看到熟识的面孔,感到骄傲和振奋。为什么骄傲和振奋?我想肯定不只是聊天的谈资,更是对选择的认同。有学生发来微信:遇到有情怀的你,我的成长道路变得有情怀!你对我们的影响,其实远超你的想象,也远远超过课堂,一日为师,终身为师!

  两种声音的中间,是我们的12年。这个12年不漫长,也不伟大,但是很有故事。

  群众在哪里,我们就要往哪里去。对我来说,学生在哪里,我就应该在哪里。从博客到人人网,从微博到微信,我们一直在一起。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是,能够走进对方内心,除了陪伴,还要讲故事、讲方法,把墙变成桥。于是我给学生开设专栏“答学生问”,全网阅读量超过1000万。

  有人问我,这是过去的12年,12年以后呢?我愿终生与学生为伴,这是我的信念,也是我的心愿。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1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