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峥嵘七十载,中华大地万象更新,以港口发展为引领的大国航运更是龙腾虎跃。

  伴随着港口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引航业也以昂扬之姿,成为我国港口亮丽的开放窗口——引航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实现跨越式发展;引航安全管理、科技创新方面成效卓越;引航文化建设、“阳光引航”建设不断纵深。

  在本篇中,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引航协会会长薛一东,在他的讲述下,一幅中国引航的全方位发展画卷徐徐展开,并将继续描擘下去。

  强本固基 结全面发展之硕果

  在全面建设交通强国的大局下,中国引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行业,实干担当蔚然成风。

  “引航瓶颈不断突破,引航领域不断拓展,全国年引领船舶超过一万艘次的引航机构达到12家,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40万吨级大型矿石船的引领已成为多数引航机构基本能力,引航纪录每年被刷新20多项。”薛一东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中国引航发展盛况。

  何为引航服务的根本?首先就是安全!

  “多年来,全国引航机构牢固树立‘安全是引航生命线’的观念,将引航安全列为优质引航服务的首要条件。”薛一东郑重地说。

  记者了解到,船舶进出港口、靠离码头是航海中最具风险的环节,而船舶引航就是要将这个环节的风险降到最低。薛一东进一步表示:“随着引航业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以及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现在利用实时监控系统,引航机构能够实时跟踪船舶引航信息,此类安全举措极大地增强了引航在港口安全管理上的话语权。”

  服务航运经济还表现在减少船舶运营成本上。中国引航急港航企业之所急,解港航企业之所难,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切实增强企业减负获得感。“2016年,引航费改按净吨分段计算,大型船舶的引航费用降低,不合规收费被全面取消;2017年,国际航线超大型船舶引航费实行收费总额封顶控制。”薛一东介绍。随着新一版《港口收费计费办法》的实施,中国引航业将进一步助力口岸营商环境的优化,为航运企业增效。

  此外,记者了解到,为确保船期,全国引航机构普遍实行24小时引航服务制,引航员合理排班,确保船舶能够按时开航。经不懈地调整与努力,全国引航机构地开航准确率已达到99%。

  德才兼备,行稳致远。多年来,中国引航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其优良的作风在全国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认可——1个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单位、16个省部级文明单位,同时有85%以上的引航机构被评为口岸先进单位。

  荣誉是鼓励,更是动力。严格的管理带来坚实的硕果,全面开花的成就更赋予了中国引航勇往直前的使命。

  守正创新 擎阳光引航之劲帆

  引航铁军,人才济济。

  多年的淬炼与磨砺,使得中国引航涌现出了以姚泽炎为代表的一批交通系统重大先进典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长江黄金水道服务标兵”“全国十佳引航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使得“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的称号更现熠熠光彩。

  引航系统劳模不断涌现,引航机构劳模创新工作室也相继成立,这也为引航业的集智创新奠定了基础——“6321引航操作法”“大型船舶靠泊窗口的扩大”“大型邮轮靠离泊关键技术”等创新结晶相继得到应用,为港口企业带去了可观的效益增量。

  此外,各引航机构结合自身实际,不断突破核心技术,迈向创新高地——厦门港引航站独创的“郑和一号”引航系统,填补了AIS经由WIFI技术无线传输网络的空白;天津港引航中心研究的已“进驻”手机的DGPS引航系统,使得海上导航从“经验”迈向了“科学”;烟台港引航站积累出一套独到的深水钻井平台引航法,已经成为海上工程船舶引航的“样板”。

  创新赋能,阳光指引。

  “要让‘阳光引航’永远在路上”,薛一东说。“‘阳光引航’是交通运输部党组为中国引航发展开辟的一条光明大道,是中国引航业公共服务属性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引航体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是提升引航服务水平的重要创举。自2013年,中国引航协会开展‘阳光引航,从细节做起’的活动以来,中国引航系统不断总结经验,展示成果,表彰先进,建立起了一套‘阳光引航’长效机制。”

  记者了解到,经过中国引航协会连续两年的评审,全国共有29家引航机构已完成“阳光引航机构”达标建设工作。

  薛一东表示,未来中国引航协会还会成立专班,总结“阳光引航机构”达标活动经验,进一步完善“阳光引航”运行机制,以公开性为原则,构建关键环节重点事项的透明体系,坚持公开引航调度计划、拖轮使用标准等事项,满足引航服务对象的知情权;以信息化为依托,构建以电子政务为轴心的运行体系,坚持实行网上申请、网上调派、网上结算、网上监控,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引航服务的透明度。

  温热阳光下,滔滔碧波上,中国引航正劲帆飞扬!

  继往开来 谱勇创一流之新章

  在新的历史阶段里,加快引航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中国引航新的历史使命。

  “新的时代要求我们立足国家战略,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始终瞄准服务建设一流强港、积极建设国际一流引航机构的目标,厉兵秣马、砥砺奋进。”薛一东说。

  记者了解到,对于未来的发展,中国引航有一项“三个三”的总体规划——

  建立“三大标准体系”,即建立国际一流引航机构标准体系、引航技术规范标准体系、引航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实现“三个全面提升”,即提升引航队伍职业形象、提升引航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引航业公共服务质量;确立“三个地位”,即确立中国引航业在世界航运、港口物流、国际引航界的地位,努力打造出世界领先、人民满意、有效支撑交通强国建设的中国引航品牌。

  为了达到这“三个三”的基本规划,薛一东表示:“中国引航需从深化引航体制改革入手,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在管理模式、文化品牌、服务至上、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法制建设方面全面发力。”

  ——抓住时机,深化改革。目前,我国港口正有着跨区域、跨行业、越省界资源整合的趋势,港口内部改革和运营机制也在重构,这正是引航体制改革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有利条件。薛一东认为,此时,应该主动作为,在坚持引航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的基础上,把引航机构做大做强,以适应港口资源整合的需要。

  ——精益求精,打造百年文化品牌。薛一东认为,要进一步深化“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的文化品牌创建,以品牌为动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引导行业发展。同时,要大力弘扬慎独自律、言行有范的“绅士”精神;大力弘扬忠于职守的“大国工匠”精神,使得文化品牌增辉添彩。

  ——人才强基,助力发展。“要严把引航员‘入门关’,坚持逢进必考原则;树立‘引航员培训是引航业最重要的投资’这一理念,将引航员培训引向高端;另外也要鼓励引航员结合引航实践,开展学术研究,攻克技术难点。”薛一东说。

  ——推进引航立法,保障合法权益。薛一东表示,中国引航要紧抓国家修改《港口法》的这一契机,使得引航机构和引航员性质、法律地位等在《港口法》中得到明确,从而约束引航员服务行为,维护引航员合法权益。

  水上国门,国脉所系,引航传承,源远流长。

  乘风破浪,初心不改,兴海强国,继往开来。

  在这历史的关键时期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引航必定能乘着高质量发展的东风,载着民族复兴的梦想,勇创国际一流,以更优异的姿态服务于港航企业发展;以更先进的技术服务于“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建设等;以更铿锵的步伐“把世界引进中国,把中国引向世界”!

  记者手记

  2019年10月,在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记者从深圳出发,开启了中国引航采访之行。

  记者一路北上,先后去到了广州、厦门、宁波、上海、青岛、天津、大连等地。从夏末到深秋,从短袖到羽绒服,一直没变的,是引航人带来的那份震撼与感动。

  与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原巡视员彭翠红和中国引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建华见面是在《中国引航史》修订会议上。参会的还有全国各大引航站的前(现)任站长,他们亲历了引航业的发展和变革,将自己对《中国引航史》的意见毫无保留地提了出来。

  记者两天全程参与下来后发现,此次会议信息量之密集,思想交锋之精彩,是对人的体魄和头脑的考验,但是与会的引航前辈们却游刃有余。尤其是此会议的主持者,也是与会代表中唯一的女性——彭翠红,如今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在观点之林里有条不紊地引导、总结。记者在彭前辈紧凑的行程里,预约到了一段早餐时间,有幸听她讲述引航发展的激荡岁月,半个多小时的采访使得记者收获良多。

  用智慧交织着汗水,在风浪里追逐着阳光,记者隐约感觉自己触到了中国引航70年来兴盛发展的脉搏——那是在祖国腾飞、港口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水上国门”形象和大船时代船舶靠离港安全的殚精竭虑!

  一代接一代引航人的努力,筑成了现在辉煌的引航之基。在上海港引航站,高级引航员周弘文说:“引航员一定要肯吃苦、肯学习、肯钻研。能吃苦是最基本的,因为不知什么时候就要启航;学习是终生的,因为引航也在随时代快速发展……”

  在青岛港引航站,有位引航员的话记者一直印象深刻——“引航员是迎接外船的第一人和送走外船的最后一人,从外船船长对引航员的态度改变上,能够明显体会到大国崛起的过程。以前,不时会有船长高傲地说‘对不起,你们讲的英语我听不懂’,现在这种情况再也没发生过了。”

  站在引航站明亮的窗前,望着远处繁忙的港机,记者心生感慨:引航这个行业,不仅是港口发展的开放窗口,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需要人的赤诚之心去点点打磨、步步努力,直至成为大国崛起过程中,最辉煌的一隅!而在交通强国建设的进程里,需要你我一起,无问西东、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