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载蓺人路,“剪”出人生别样红

——专访湖南株洲剪纸传人李智慧

      光华通讯社记者 湖南报道  闲暇之余,每当与民间艺人朋友品茶聊天时,总是听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李智慧。好奇心驱使我,前去探个究竟……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盛夏的南方,如同炙烤的火炉,散发在地上,经微风吹过,只感觉热浪翻滚。

      记者致电友人,请其代为向导。昨天下午15点20分,记者来到了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第五中学。只见一位50岁左右、身材矮小、体型微胖、衣着朴素、敦厚憨实、面目慈祥、微笑的双颊上流露出对事业执着追求,正在耐心细致地给学生上课、传授剪纸技艺。她,就是民间剪纸传承人——李智慧。

      焚膏继晷徂立志, 剪刀戳手泪满流

      李智慧1969年出生于株洲县(渌口区前身)淦田镇宏图村竹台组的一个贫苦人家庭,自幻受良好的家风、家训的影响;在夙兴夜寐祖祖辈辈们的熏陶下,十二岁就开始跟奶奶(刘金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学习剪纸技艺。众所周知,剪刀是由剪尖、刃口、外口、剪面、外口根、垫圈、销轴、剪肩、剪根、里口组成。无论是剪尖戳到手指或划破手掌、手背任何一个部位,均鲜血直流,疼痛难忍;尤其是被剪根夹着皮层的那一刹那,犹似心如刀割!

      一次又一次被剪尖戳到手指,一次又一次忍痛前行;一次又一次被剪根夹着润滑的细皮,一次又一次在咀艺中探索。

      记得有一次,刚刚吃完晚饭,奶奶点燃油灯在堂屋里正忙碌着剪纸,小智慧去帮忙。由于油灯被灯芯粘糊,灯光昏暗,一不留神,剪尖戳穿了手指,顿时血流如注。奶奶赶紧放下手中的活,为她敷药包扎。奶奶疼爱的说:“让娭毑(当地方言)抱抱你!”顿时祖孙俩泪流满面,相拥而泣。每次委屈的磨炼之后,坚韧的忍耐化作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动力——踵事增华,矢志不渝。

      病魔吞噬丈夫命,苦命农妇志如磐

      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寒来暑往,李智慧30余年来如一日。在祖母及父亲(李双林)的精心援艺下,剪纸素材涉及人物山水、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尤其擅长蝴蝶、十二生肖和各种喜字福字。荣获了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株洲市民协剪纸专业委员会会员等多种荣誉称号。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李智慧在“月老”的牵线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与丈夫如胶似漆,相濡以沫,共同孕育了一个女儿。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凌智慧与奶奶、父亲等家人的协助下,于2006年——2008年历时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以“56条龙、56只凤,象征着56个民族团结一心迎奥运”为主题的精剪《龙凤呈祥》作品,入选《奥林匹克与中国》(“新北京·新奥运”珍藏特刊Ⅱ)画策。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李智慧丈夫于2012年仲冬的一天,因患心肌梗塞撒手人寰。丈夫病故,使李智慧痛不欲生!缱绻之情,鹣鲽情深,又怎能割舍!?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诗表达了李智慧丧夫的极度悲伤,至今仍在恸中萦绕!

      近几年来,李智慧以“非遗进挍园”为契机,先后在该区育红小学、明德小学、第五中学、天元区天台小学开展剪纸普及推广教育传播,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欣赏、了解、体验剪纸这门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培养了学生观察与感受生活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热情,为剪纸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拓宽了新渠道,开辟了新天地。

      目前,李智慧的生活处境令人担忧!因全部心血和时间倾注在非遗文化的传授中,生活已是举步维艰了。

      记者呼吁当地政府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她走出窘境。让一个爱国、爱民的弱势群体者为非物质文化多作贡献,为她纾难解困,让她感受到人间一份真挚的关爱和温暖。



(图为李智慧正在教学生剪纸)


(图为李智慧的作品供展览)


(图为56个民族大团结万岁的《龙凤呈祥》)


(图为献礼七·一)


(图为《喜福乐》)


(图为各种荣誉昭然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