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赵越)过去五年,我区实施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近千项,落实安排国家、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和基本建设项目资金24.1亿元。其中,农牧业财政科技投入超过全部财政科技投入的60%。我区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成果转化效益进一步凸显,完成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科普率达到90%,全区科技事业迈上了新台阶。
开展技术攻关 为我区科技突破积累经验
科技创新在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效支撑高原特色农牧业、藏医药、新能源、天然饮用水、民族手工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在青稞种质资源创制、生物技术育种、粮草双高栽培、肉羊繁育、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藏药新药开发、藏医药传统文献挖掘整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针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首次以重大科技专项形式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实施了青稞、饲草、藏药、金牦牛、金太阳、生态等8个科技重大专项。引进国内外优质牧草品种218个,筛选出牧草新品系7个,建立牧草高产栽培示范基地2.4万亩;建立了那曲牦牛科技示范园和藏北高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试验区;支持藏药材地方标准研制技术攻关,102项标准已获批准颁布;数字化藏医药古典文献2400余部,研发了曲楂胶囊、罗堆多吉等多个藏药新药。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不仅在相关领域攻克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同时,也为创新科研管理、优化科技体系、整合科技资源、实现重大科技突破积累了经验。
加强科技园区建设 形成人才培养、引进新模式
“十二五”期间,我区建成3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2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6个、行业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9个;共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4家,孵化科技型企业60家;结合各市(地)产业发展布局,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平台布局进一步优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同时,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依托科技计划、基地平台和援藏机制,初步建立了以科研任务为核心、项目合作为纽带的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新模式,在青稞、牦牛、藏医药、高原医学、地质勘探、藏文信息化等优势学科和特色领域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全区共9人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其中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实现了我区“万人计划”零的突破。培育和选派农牧民科技特派员10926人,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已成为引领带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科技致富奔小康的中坚力量。
(责编: 陈冰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