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战争中,指挥控制体系被誉为战争指挥的“大脑”。如何使“大脑”内各要素布局合理科学、让信息处理更快、决策更快,成为“最强大脑”,是各国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
我国指挥控制领域知名专家,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总工程师刘忠,就是打造信息化战争“最强大脑”的突出代表。
矢志打赢,强军先强“大脑”
海湾战争中,美军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于一体的C3I系统给刘忠留下深刻印象。
在对这场战争深入思考后,刘忠敏锐提出:现代指挥控制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战争形态,未来战争拼得不仅是“肌肉”,更是“大脑”。
这一年,31岁的刘忠受命担任“联合作战指挥控制先期概念系统”研制课题组长。
当时我军在态势和目标分析、作战计划拟制上还是以人工作业为主,难以适应信息化战场瞬息万变的局势。
经过几年探索,,他和团队创造性提出融合了军事与管理、军事与技术的作战计划智能化生成技术。以这项技术为基础研制的某作战计划系统,将计划生成速度提高了数十倍。
这些年来,刘忠经常邀请作战、装备研制、院校和基层部队官兵共同参与项目研发,了解需求,力争实现指挥和技术的无缝对接。
“只有紧紧贴近部队实际需要、将指挥与技术有效结合,才能使指挥控制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刘忠说。
一次,他到部队调研,发现当时国内外研制的信息系统都是把所有功能交给计算机去完成,而把“人”的因素完全置于系统之外。
人是决定战争胜负重要因素。不把“人”置于系统内怎么能打赢未来的战争呢?!
2001年,他率先提出“基于人类组织的信息栅格建模”方法。相关成果被国际知名专家评价为“分布式桌面栅格的四大典范之一”。
“作为指挥控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们必须心中装着全局,不仅在技术上要内行,在军事上也要是明白人。”刘忠说。
近年来,刘忠率领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指挥控制组织体系模型,应用于多个指挥控制系统,为指挥控制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