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12月7日电(胡攀)“留下影像资料,进行准确编码,再一块砖一块瓦地进行保护性拆除,做完构件之后,再拉回原地原样恢复。”近日,在位于成都邛崃市老城区文脉巷的一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对修建于民国时期的段氏公馆进行保护性拆除。

  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的临邛古城,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也是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城。但由于市政设施老化,消防设施不配套,建筑风貌破旧,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也影响了城市形象。

  如何在传承历史和现代城市更新中找到平衡点?今年,邛崃市正式启动文脉巷片区街巷复兴项目,并以文脉巷片区为突破口推进临邛古城保护性改造,重塑古城形态、文态和价值,打造成都特大中心城市郊区新城的文化地标。

  围绕城市更新项目,今年7月,邛崃举办了“一个院子,让一座古城被看见”——成都市邛崃文脉巷片区城市更新建筑设计竞赛,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顶尖设计师参与,最终一个原址保留四条街巷、串联形成七个街坊的古城方案脱颖而出。

邛崃推进“有机更新”让古城重生

  邛崃文脉巷片区城市更新后的效果图。

  摒弃“大拆大建”的传统做法,秉承“留改建”并行策略,邛崃在旧城改造中既避免了城市更新千篇一律的改建、新建,又让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得到良好的延续。

  据悉,秉承“有机更新”理念,邛崃正启动7751亩的旧城改造。据邛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建城以来实施面积最大,涉及人数最多,难度最大的旧城项目,目前已顺利完成5300亩的改造。

  “实现有机更新后,不仅能最大限度保护历史文脉,还能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让古城区焕发新生机。”对于这场城市更新,邛崃老城区的居民们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