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路讓地”是振興鄉村的文明之光
最近,浙江慈溪市逍林鎮福合院村的王樹偉正忙著建新房。砌磚刷牆之余,他在房屋南北兩側辟出兩塊空地,無償提供給村裡用於道路改建。今年2月下旬以來,當地有16戶村民陸續達成《聯戶聯排拆建房屋協議》,准備在建新房時“讓”出部分宅基地,推動村裡道路改造提升。(4月16日《寧波日報》)
這邊廂,汽車逐漸從精英消費向大眾消費過渡,購車門檻逐漸降低﹔那邊廂,不少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對便捷出行的汽車有了更加強烈、更加迫切的需要。當買車的人越來越多,就會出現交通擁堵、車位緊張等問題,帶來“發展起來后的煩惱”。
馬不停蹄的現代化進程,呼喚交通網絡建設駛入 “快車道”。讓出行更加順暢、讓停車不再困難,道路擴建成為一種普遍的利益訴求。然而,道路擴建作為一種公共事務,很容易遭遇“搭便車困境”,人人都想坐享其成,卻不願意為此支付成本,最終導致公共事務困難重重、不了了之。
在一個利益去“魅”的時代裡,人們對自己的權利和尊嚴越來越敏感。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想實現理性選擇和利益最大化,導致利益博弈屢見不鮮。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善於打各種算盤,有便宜不佔白不佔,吃虧的事情卻從來不願意承擔,甚至有的時候寧可違背規則、擊穿底線,也要千方百計地去追名逐利。
伴隨著市場化和商品化進程,難免會有人在利益的潮起潮落中迷失。多一點理性與權衡,多一些為自己考慮,無可厚非,可是,如果“隻要自己過得好,不管別人過得好不好”,心中隻有自己卻沒有他人的位置,滿腹得與失的算計,對崇高嗤之以鼻,這樣的短視與淺薄,看似得到了一切能夠得到的東西,卻很有可能因小失大甚至得不償失。
社會學家指出,人的現代化就是從“消極公民”轉變為理性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公民”。每個人既是公共事務的建設者和參與者,也是公共事務的受益者。“為路讓地”讓一些原本屬於村民個體使用的土地和空間變為公共道路,表面上損傷了他們的利益,實際上卻讓他們也享受到了收益——足夠的公眾參與,讓鄉村道路變得更加寬廣順暢。“為路讓地”的村民們,同樣享受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帶來的便利。
“為路讓地”並非明碼標價的市場交易,而是心照不宣的社會交換。參與“為路讓地”的村民們不僅得到了出行更加順暢這一實惠,也得到了熟人社會的尊重、贊譽與認同這一無形的回報與激勵。構建與時代匹配的精神文明,在公義與私利的“糾結困境”中交出滿意的答卷,“為路讓地”的文明之光,折射出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無窮的潛力。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