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振兴民族铜工业为己任的江铜,成功完成由铜企业向综合性矿业公司的转变。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江铜提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跻身世界矿业前五强”的宏伟目标,开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的征途——

一系列荣耀彰显江铜的实力:江西工业“领头羊”;江西唯一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连续6年跻身榜单。

一组组数据显示江铜的雄心:到2020年末,力争营业收入跻身世界矿业前五、实现500亿美元,资产200亿美元,市值150亿美元。

一项项对比凸显江铜的压力:2017财年,国际矿业巨头嘉能可实现营业收入2054.8亿美元,力拓实现营业收入400亿美元,必和必拓实现营业收入382.85亿美元,江西铜业实现营业收入319.64亿美元。在接下来不到3年的时间内,江铜如何追赶这些矿业巨头,向500亿美元的关口迈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江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龙子平目光坚定,他告诉记者:“有色金属行业的特性,决定了我们的竞争必然是全球性的。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我们只有迎难而上,用创新来破解难题,用发展来解决问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才能有实力参与世界角逐。”

01  从对标到创标:

横向对标世界最好,纵向对标历史最优,在差距中挖掘上升潜力

8月30日,记者走进龙子平办公室,他正在研读一份最新的全球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时不时用笔进行标注。他告诉记者,“有对比就有差距,有差距就有潜力,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江铜,历经39年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由省内、区域性企业向全国、全球性企业,由专注铜业开发向综合性矿业开发,由省骨干企业向全国500强、世界500强企业的历次跨越,为进一步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条件具备,目标可行。但江铜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全球矿业前五强等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企业还存在差距。

深化对标创标,打造行业标杆,成为江铜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战略目标的“硬指标”,也是江铜争做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的突击队、争做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新任务领跑者的重要举措。

江铜贵溪冶炼厂是国内最大的铜冶炼基地。6月的一天,当贵冶5号转炉结束第420炉次吹炼时,在岗员工一阵欢呼。

转炉连续吹炼420炉次,不但刷新了贵冶创造的中国纪录,放在全世界,都是领先水平。贵冶员工向记者解释道,转炉炉龄,是铜冶炼的骨干指标之一,不仅代表了装备技术水平和工艺操作水平的高低,也是生产管理水平优劣的重要体现,决定着转炉生产率、生产成本的高低。

这一指标,2013年被列为贵冶首批16个对标指标之一。2013年,被江铜人称为“对标元年”。彼时,贵冶刚刚成为世界唯一一家阴极铜单厂产能过百万吨的铜冶炼厂。“已经最大,还要最优”,江铜人提出量质齐升的发展目标。

六年对标找差,六年跨越赶超。包括转炉炉龄在内的贵冶诸多技术指标,开始迈向世界前列。

从贵冶发端的对标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经验,逐步在江铜全面铺开。德铜将世界顶级的丘基卡马塔、宾汉、Grasberg等铜矿山的先进指标列为标杆值,创建了德兴铜矿对标世界一流铜矿山指标体系。

每个对标指标背后,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数千员工直接、间接背负任务。对标,搅动了所有人。德铜员工何志学、卢益辉夫妇,在去年江西铜行业仪表工技能大赛上分别夺得冠亚军,何志学还被授予“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像何志学夫妇一样执着技术、热衷创新的员工,通过刻苦钻研,带来了江铜采选冶技术指标的全面提升,对标管理带来企业提质增效,每年创效数亿元。

通过深入对标创标行动,江铜的铜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持续进步。

今年开始,江铜提出由对标向创标转变。贵冶将铜冶炼总回收率、闪速炉作业率、铜冶炼综合能耗、金冶炼总回收率、银冶炼总回收率、总硫利用率6项指标作为创标指标。上半年,贵冶6项创标指标保持领先,18项对标指标取得明显进步。

通过持续对标,江铜矿山设备运转效率不断提升。图为大型球磨机设备。 付国强摄

02  从单一到多元:

用创新引领发展,用人才支撑转型,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中寻求发展驱动力

“先进的生产工艺与云平台和云数据的结合,将是江铜实现远程管理和智能生产的重要支撑。”8月28日,江铜集团引进的首席科学家、澳籍华人任翔博士,一边向记者展示远在200公里以外的城门山铜矿实时矿山作业曲线,一边介绍江铜智能化矿山的转型升级方向。

采矿、选矿、冶炼向智能化、数据化、无人化发展,这是江铜“互联网+”矿山智能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未来将实现的目标。构建在这个平台上的专家系统,将帮助江铜由单纯的铜产品生产者向技术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转变,还将填补我国在矿山生产制造上应用“互联网+”的空白。

据澳大利亚权威机构IDC的报告,矿山信息智能化可为企业提高生产率约5%,降低单位能耗5%以上,提高经济效益3%-5%,为企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

企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与动能转换,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是创新的原动力,江铜计划用5年时间,面向公司内部重点选拔培养1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引领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

5月,江铜发布公告,在全球范围招聘4名新材料、稀贵稀散金属应用、稀土应用和铜加工领域的首席科学家。其中,一名首席科学家关于新材料的科研项目已经立项。这个经费6000多万元的项目申请,仅仅用时15天,就获得了江铜的批复,也彰显出江铜加快新动能培育、转型高端制造业的气魄。

120多亿元!这是江铜近几年的技术投入金额。随着科技创新投入逐年递增,人才队伍建设有声有色,一批高端制造项目已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契合国家战略的碳纳米材料研发初露曙光;高品质光伏接线盒用线最高占据全球30%的市场份额;控股的万铜公司以尾矿为主要原料生产新型材料;广泛运用于电子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半导体温差调节器已经具备量产条件。

如今,从最基础的阴极铜、黄金、白银,到品种齐全的各类铜加工产品,从满足5G需要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速铜箔、高频铜箔、高强度高韧性数据通信线,到迎合新能源产业发展潮流、覆盖全球主流国家和地区认证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江铜的终端产品已经在与消费需求同频共振。

江铜三家铜冶炼厂全部拿到国际通行证。图为电解车间员工在认真作业。

03  从有色到绿色:

用绿色引领未来,向绿色要发展效益,打造可持续的绿色竞争力

提起有色行业,人们很容易和“高能耗、高污染、脏乱差”联系起来。现在的江铜,情况大为不同,将有色变绿色,正引领江铜集团的转型发展,形成江铜争创世界一流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废水、废气、废渣、余热,这些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江铜都不轻易言弃,通过引进技术、成立循环经济合资公司等方式,成功再利用,建成废渣选铜、废水提铜、烟气制酸、湿法堆浸等多个项目,获得了铜、硫酸、焦锑酸钠、电等十余种资源,实现了节能、减排、增效的“三赢”。

测底泥浓度、测清水层高度、校洗PH值探头……8月31日,记者在隶属江铜集团的银山矿业见到了巡检工郑忠兵,他对银山矿业硫化铜回收系统的每一道工序都熟稔于心,手脚麻利。

据他介绍,这套回收系统,主要对高含铜水提取有价元素进行回收利用。每日至少有1.5万吨废水经此系统变废为宝,最大处理能力可达一天2.5万吨,年可提取回收铜金属330吨。

今年内,银山矿业还将建成酸性水处理提取硫化锌工程,初步预计年可提取锌金属量903吨,可进一步减少外排水的重金属总量。

通过强化末端治理、过程控制、发展循环经济,江铜构建起一整套覆盖矿产开发全流程的环保体系,吨铜冶炼综合能耗保持世界同行企业第二的水平。

不仅水清了、天蓝了,如今江铜的矿山,还形成了一个绿色的生态系统,变化令人眼前一亮。

在德兴铜矿,尾矿库犹如巨人挺立。每年有4300多万吨尾砂从选矿厂被输送到这里堆存,使这座大坝不断长高。目前,这座大坝高达270米,比5年前整整高出了30米。

员工吕新波在大坝上工作了20多年,说起最近这5年,让他感到变化最大的不仅是坝高了,更结实了,而且大坝变绿了。

“这些含有重金属元素的废石废渣堆放着,如果不经处理的话,一旦降雨,这些重金属元素将混合在地表径流中四处漫开,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重建人工或半人工的生态系统,如今,德兴铜矿的植物加速演替生长,进而改良和利用植被之下的土地。矿山80%以上可复垦废弃地都实行了生态恢复,被评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绿色矿山”。

为了倡导构建全产业链绿色生态,江铜每年投入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用超过16亿元。通过持续对矿山、冶炼、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流程技术升级改造,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废水产生量等多项环保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所有联网监测数据达标率为100%。

现在,江铜的绿色发展优势已转化为竞争优势,其绿色矿山和绿色冶炼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未来,随着绿色与智能不断结合,江铜必将书写出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