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解放军部队在陌生地域展开“魔鬼周”训练

  24小时跨昼夜连贯实施,体能、技能课目交替演练,技术、战术有机融合……3月中旬,笔者全程参加第31集团军某团强化训练,扑面而来一股实战化气息。

  “每月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12个小时。”据介绍,训练大纲虽然对强化训练的次数和时间进行了规定,但实际训练中课目如何设置、时间怎么分配、如何进行考评没有明确。因此,一些单位常常把强化训练片面理解为将在营训练课目搬到野外条件下训练,单纯考虑时间与训练量的累加,突出体力消耗大的课目训练,结果却是,强化训练导致官兵身体疲惫,训练效益并不明显。

  去年5月,该团二营按照“惯例”展开强化训练,官兵白天进行了20公里自设敌情的徒步拉练,,之后又完成了2组构工伪装、1组单兵综合演练等体能消耗性大的内容。夜幕降临,官兵正准备休整,突遭小股“敌人”袭扰。由于战斗勤务派遣不及时,不少官兵仓促应战、体能出现透支,战术动作变形,致使人员装备损失惨重。

  这种情况引起团领导的反思,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查纠有悖于实战求的组训方法。团里组织编写了《强化训练指导手册》,细化到每个兵种专业、每个训练阶段,为基层开展强化训练提供了“菜谱”,也让机关考核督导有了“标尺”。

  强化训练不再以体力消耗量为标准。笔者在现场看到,沟壑纵横的山谷中,官兵刚完成6公里武装穿插奔袭,还未来得及喘口气,战救技能等课目又在“蓝军”骚扰下轮番上阵。多课目科学组合,一个战斗过程连续实施,官兵技战术水平提高了,战斗精神也得到充分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