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乡村少年哪知此,处处喧乎蹴鞠场”,亲爱的读者,这几句诗,说的是宋代老百姓对蹴鞠近乎“全民皆狂”的热情。对足球运动史略有耳闻的人,都知道古代蹴鞠是现代足球运动的“老祖宗”。踢球几乎成了宋代的国民运动,当时的“足协”——准确地说,是蹴鞠艺人的行会——还“拉”上了皇帝当代言人。作为宋代知名的国际都会,广州城内的“足球风云录”也是可圈可点,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说一说。

宋代广州也有“足球”专卖店

古画《蹴鞠图》

历史溯源

足球由牛皮缝制 动物膀胱作内胆

“足球发源于中国,由于战争而传入西方。”这句话,如果是一般人随便说说,我们肯定不敢相信,但它出自1981年亚足联发布的“国际足球发展史”的报告,且是时任国际足联技术委员会主席布拉特亲口所言,我们在这儿写出来,就颇有些底气了。当然,“足球技术起源于中国”这个结论,一定会让今天的国足运动员备感压力,但这其实也是好事,可以化压力为动力嘛。

“足球”专卖店品种齐全

说起现代足球的中国版“祖先”,你很可能会脱口而出:“不就是蹴鞠吗?”还真被你说对了,但若我接着问你,它到底起源于何时,你可能就会为难地敲敲脑袋,不太确定它到底起源于隋朝、唐朝还是宋朝了。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蹴鞠运动就已在齐国国都临淄大为流行了。齐国因重视经商而巨富,临淄更是当时一大商业都会。据《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蹋鞠”就是后人说的“蹴鞠”,而“蹴鞠”这两个字翻译成大白话,“蹴”为踢,“鞠”为球,合起来就是“踢球”的意思,有时,古人嫌“蹴鞠”二字太文绉绉了,就直接唤作“戏球”“蹴球”,跟现在的叫法相差无几。

战国时代的广州还是野兽出没的蛮荒之地,但在东汉史学家班固笔下,广州已是全国几大商业都会之一,成了中原商业冒险家的乐园。这些商人会不会把北方流行的蹴鞠运动带过来呢?由于没有史料依据,我不敢随便乱说,但这个可能性总是有的。而到了宋代,广州城内已出现了品种齐全的“足球”专卖店,可见市场的发达。

“足球”由牛皮缝制而成

蹴鞠运动刚起源时,球是用动物毛缠结而成的实心球,到了宋代,制球工艺大有进步,球分两层,外层由十到十二张牛皮精心缝制而成,几乎是完美的圆球形,内胆填入动物膀胱,吹气后就可以踢了。宋代的官员有一句俗谚,叫做“缝十张牛皮去吹”,寓意信口开河,至于“吹牛皮”这个字眼,是不是来源于此,苦于资料缺乏,姑且存疑。

吹气在古代称做“打揎”,看似容易,实则很考功力,用古书《蹴鞠图谱》里的话来说:“不可太坚,坚则健色浮急,蹴之损力;不可太宽,宽则健色虚泛,蹴之不起;须用九分着力,乃为适中。”通俗地说,气既不能吹得太足,也不能吹得太少,需吹到九分足,踢起来才合脚。

据一些历史学家的考证,宋代的“足球”重量已经跟现代足球相差无几,而且还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品种,摆在专卖店里,供人随意挑选。如果我们有幸穿越回宋代的广州城,逛一逛琳琅满目的“足球”专卖店,再去看上几场激烈的球赛,听听观众的欢呼声,一定会被祖先对足球的热情打动呢。

宋代广州也有“足球”专卖店

这幅古代绘画生动展现了儿童戏球的场景。

营销策略

行会打广告 拉皇帝“代言”

宋代的足球运动流行成什么样呢?且看一看当时的“足协”,其实是蹴鞠艺人组成的行会——圆社打出的广告。“世间子弟千般艺,唯此风流最夺魁”“宋祖昔日皆曾习,占断风流第一家”,把皇帝都拉出来当“形象代言人”,真是在市场营销上下足了工夫;再翻一翻当时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诗句,“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乡村少年哪知此,处处喧乎蹴鞠场”“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这些留存在文人诗句里的生动场景,不但验证了圆社所言不虚,也给“世界足球运动起源中国说”做了鲜活的注脚。

不过,虽说古代蹴鞠是现代足球的老祖宗,但玩法还是有些差别的。比如,现在的足球赛非有两个球门不可,但宋人蹴鞠,顶多只有一个球门,有的还没有球门,称作“白打”。其实,倘若你穿越回宋代的广州城或周边几个繁华的卫星镇(比如猎德、石门、扶胥之类),看到的多半是“白打”,因为那时的人们喜欢“白打”多过喜欢踢对抗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白打”有点像踢毽子,讲究的是花样翻新。当然,要把一个牛皮足球踢出无数花样,比踢毽子可难多了。宋人的“白打”表演又分一人场、二人场、三人场……直至十人场,顾名思义,这是以参与踢球表演的人数而分类的,一人场表演,讲究的是个人控球的能力,从二人场到十人场,除了要求个人的控球能力,对传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宋人给各种不同的“白打”表演起了花名:二人场叫“踢花枝”,三人场叫“踢官场”,四人场叫“流星赶月”,五人场叫“小出尖”,六人场叫“大出尖”,七人场叫“落花流水”,八人场叫“八仙过海”,九人场叫“踢花心”,十人场大概因为踢的人不多,所以没有留下花名。

我没法详细解说各种“白打”表演繁复的规则,否则说到明天天亮也说不完。但结合这些花名,你也不难想象古人蹴鞠的花样之多、心思之巧。要知道,那时许多艺人是靠在瓦舍勾栏里踢球挣钱吃饭的,跟现在的职业球员也差不多,球踢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饭碗。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各种“白打”表演推陈出新,越踢越精彩。

比赛规则

球门被称风流眼 队长输球抹白粉

倘若我们穿越回宋代广州城,除了观赏“白打”,还可以看到两军对垒的足球赛。刚才说了,宋代的足球赛只设一个球门。这个球门就立在球场中央,两个门柱高达十米,两柱之间宽不到一米,一张大网覆盖在球门上,中间开一个洞,俗称“风流眼”,参赛的两支队伍穿着青红两色不同的衣服,按次序分列球门两旁,称为“左军”与“右军”。

有地方官亲临观看的球赛,还有上百人的乐队,在旁边敲锣打鼓。震天的鼓声加上成千上万观众的呐喊声,那一股气势,与今天的越秀山体育场不相上下。气势,今天越秀山体育场的氛围,恰恰是传承了老祖宗对足球的热情呢。

现在的足球赛,每队参赛者不得多于十一人,宋代的足球赛,规模还要大一些。“左军”与“右军”最多分别有16人,队长称为球头,副队长称为骁色。“左军”球头开球,随即双方开始争夺,裁判计数,进球多的一方取胜。有意思的是,那时的球赛,只有球头可以进球,其他人只有传球的份,而且还不能随便乱传,而是要遵循长幼尊卑的规矩。

不过,球头地位尊贵,自己的队伍若赢了球,自然成了英雄,风光无限;可如果输了球,不但要吃鞭子,还要被人在脸上涂抹白粉,带着沮丧与尴尬的表情,在众人的哄堂大笑中,带着一帮垂头丧气的兄弟仓皇退场。真所谓“地位越高,责任越大”,这一句格言倒是在宋代的足球场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